法国公园 (上海法租界公园)

1933年

油彩 画布

53 x 65 cm

签名左下:澄波

预估价
11,000,000 - 18,000,000
2,620,000 - 4,286,000
336,400 - 550,500

羅芙奧台北2006秋季拍卖会

050

陈澄波 (台湾, 1895 - 1947)

法国公园 (上海法租界公园)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图录:


颜娟英,《台湾美术全集1:陈澄波》,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2,彩色图版编号37,页96;黑白图版,页235

林育淳,《油彩、热情、陈澄波》,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8,彩色图版编号2-42,页73

《台湾前辈画家的藏宝图(参)》,尊彩艺术中心,台北,2000,彩色图版,页13

《陈澄波作品集藏宝图(肆)》,尊彩艺术中心,台北,2005,彩色图版,页59

赏析:

陈澄波是第一位入选日本"帝国美术展览会"(简称"帝展")的台湾西画家,他以家乡的风景图画,赢得当时日本、台湾两地美术界最高荣誉象征的肯定。自此,陈澄波专心致力于风景写生,朴实而富有拙趣的绘画风格,成为早期台湾美术史上首屈一指的西画家之一,他是《台湾美术全集》第一位介绍的画家,也是2003年公共电视《台湾百年人物志》的三十一位影响人物中唯一的画家。

陈澄波,生于前清,台湾割让给日本的同一年(1895年),在他的观念里,以秀才父亲为荣,对中国文人传统有孺慕之情,对中国、台湾、日本的不同文化,予以包容、接纳,由于个性热情、开朗,使得他的绘画洋溢着欢喜。他的美术养成起步算是相当晚的,然而在学习西洋美术之前,陈澄波已有汉学与书法的熏陶。

1913年,他开始接受日本水彩画家石川钦一郎 (1871-1945)的指导,对西洋美术获得初步的认识,当时他已经19岁,且于30岁时突破生活的艰难,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因此,也促使他努力不懈,一心希望能在绘画上能有一番作为,四度获选竞争激烈的"帝展"。

目前文献上所载陈澄波最早的作品为1924年,根据颜娟英女士在《勇者的画像──陈澄波》一文,我们将他的一生绘画创作大致分为三大阶段:"东京时期"(1924-1929)、"上海时期"(1929-1933)及"回归乡土时期"(1933-1947)。 第一个阶段"东京时期"陈澄波遵循学院式的训练,也追求自我的探索,受到后印象派画家梵谷的影响,画风倾向于野兽派的热情奔放;第二个阶段"上海时期",他担任艺术学校的西画教师,为中国水墨大家所折服,此时以中西合璧的方式探索绘画,融入元代书画家倪云林(1306-1374)的线条动能,以及清代八大山人(1624/1626-1705) 的皱法擦笔技艺,意境上追求中国的东方情趣,更恣意发展其反透视的构图观,然而加上了南方热带人的开朗明快,而形成其怪异有趣、朴拙独特的绘画;1933年回到台湾之后所发展出的"回归乡土时期",陈澄波访察台湾各地风土民情,完成淡水、嘉义等地的风景写生,为艺术家的绘画生命再创巅峰。

林育淳女士为雄狮图书出版的《油彩热情──陈澄波》一书中,指出1930年代是"陈澄波个人绘画创作的高峰,也是整个台湾美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她认为因为陈澄波的个性热情、进取,他能够不断地突破各种有形、无形的阻碍,坚持自我理想的实践。而陈澄波不但是日本在台湾殖民地推展西洋绘画教育以来,第一位入选最具权威的帝国美术展览会的台湾画家,也是1930年代到中国大陆交流有所成就的台湾画家,除此之外,他最为人称道的即是永不放弃、不妥协的浪漫情怀,全心全意所挖掘出的台湾风土特色。

1933年所作《法国公园》,融合了中西艺术,此件风景画风格将线条大量运用于画面上,作品中的倒影与草丛藤蔓的色调饱和度一致,各部份的处理相当和谐,有类似毛笔勾勒与撒的技法存在,不仅树枝可以线条表现,甚至阶梯、人物、光 、影也均以线条表现,此作应可被视为该时期的成熟作品之一。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