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宝石山保俶塔之风景

1928年

油彩 画布

80 x 129.5 cm

签名左下:陈澄波1982

预估价
44,000,000 - 55,000,000
10,864,000 - 13,580,000
1,400,400 - 1,750,500
成交价
49,600,000
12,068,127
1,554,372

羅芙奧台北2016秋季拍卖会

330

陈澄波 (台湾, 1895 - 1947)

西湖宝石山保俶塔之风景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图录:
《台湾美术全集第1卷:陈澄波》,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2,黑白图版,页211
《行过江南–陈澄波艺术探索历程》,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2012,黑白图版,页36

赏析:
陈澄波,一个历史上独特的身影。身为出生在台湾的第一代华人西画家,他的才华与独立思考精神,以融汇中西的美学观点直探造形本质,画风朴实厚重中蕴藏着热切的活力。他不但在近代艺术史上走出一道独特的轨迹,与台湾、日本、中国紧紧交缠的生命,亦是二十世纪亚洲历史中一则充满了奋斗、理想、热情与美的传奇。绘于1928年陈澄波首度拜访西湖之旅的《西湖宝石山保俶塔之风景》,即标示了艺术家生命里深具意义的一页篇章。

出生于1895年二月,陈澄波尚在襁褓中的同年五月,中国即因中日战争失利而将台湾割让予日本,自此台湾进入为期50年的日治时期。成长于日治时期的台湾,陈澄波深切地体认身到身为殖民政权下的二等公民,需要的不是向命运低头,而是奋力实践理想,以实力赢得尊严。他自小怀抱着远大的艺术梦想,就读国语学校时即渴望至日本深造,但因顾及家境,1917年毕业之后选择先担任教职,7年之后,年近三十岁的陈澄波终于前往日本,并顺利考取东京美术学校绘画科。与陈澄波同时期在东京深造的林玉山曾在〈与陈澄波先生交游之回忆〉一文中写道:「陈先生白天上美校,晚上又要往本乡美术研究所继续研习素描,不论风雨寒暑从无间断磨练用功。⋯⋯又每逢星期天或祭日例假,他都不参加不必要的游乐,一定带了画具跑到效野写生⋯⋯」(《雄狮美术》,1979.12,页20)。强烈的荣誉感与不懈的努力,让在台湾未有机会习得太多油画技巧的陈澄波在东京的短短几年之内进展快速,加上高度自觉,逐渐发展出个人独特的风格。来到东京的第三年,也就是1926年,陈澄波即以《嘉义街外》一作入选当时日本最具权威的「帝国美术展览会」,是台湾以油画作品入选该展的第一人,而他自东京美术学校绘画科毕业之后,继续升上该校研究科深造,此间画艺多受肯定,亦与来自中国的艺术家王济远等人结为好友。

1928年,陈澄波前往中国大陆,游历杭州西湖与上海,亲身体会历代以来启发无数文人雅士的江南风景,激发了无比的壮志雄心,创作了多件画作,当地画友特地为他举办了「陈澄波西子湖纪念展」,欢迎这位才华洋溢的青年艺术家。《西湖宝石山保俶塔之风景》即是陈澄波完成于此次旅行的大作之一,艺术家以横幅的构图铺陈出西湖著名的风光,画中缓缓起伏的宝石山环绕着波光碧绿的湖水,山上有着葱郁的树林、蜿蜒的山径与错落其间有着白墙红瓦的屋宅,共同谱出一片色彩丰富、和谐愉悦的风光。右侧拔地而起的保俶塔,是西湖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将我们的目光引领至白云悠游其间,明媚清朗的天空。而西湖上,绿色的山景与房屋倒映于波光潋滟的湖面,苏堤横跨于山水之间,简约大器的线条与波光粼粼的湖水相映,优雅动人。一艘小船泛舟于湖面上,尽揽青山绿水、湖光山色,令人好生羡慕。

就在画下此作的来年,陈澄波自东京美术学校研究科毕业,并应聘到上海新华美术专科学校担任西画系主任,与陈抱一、汪亚尘等一同为当时的莘莘学子带来艺术的新观念与激荡。《西湖宝石山保俶塔之风景》在陈澄波的艺术生涯中,既标示了日本深造之成就,亦代表艺术家的爱国之情,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1947年,陈澄波的生命在时代的动荡之中仓促地划下休止符,《西湖宝石山保俶塔之风景》一作亦消声匿迹,如今,数十年来首度公开现身,实属珍贵。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