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莉雅的畫像

1937年

油彩 畫布

64.5 x 54 cm

簽名右上:Marie Laurencin 1937

預估價
3,600,000 - 5,500,000
925,000 - 1,414,000
118,400 - 180,900
成交價
4,560,000
1,157,360
147,908
業務與狀況諮詢


羅芙奧2018秋季拍賣會

042

瑪麗.羅蘭珊 (法國, 1883 - 1956)

茱莉雅的畫像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來源:
海因里希‧瑞斯舊藏,蘭斯霍芬,奧地利 (1930-1940年代間取得,收藏至1969年過世)
海因里希‧瑞斯遺孀收藏,維也納 (1969年繼承至1989年過世)
瑞斯家族遺產,維也納 (1989年繼承至今)



賞析:
擁有「巴黎的牝鹿」美譽–瑪麗‧羅蘭珊,二十世紀初巴黎洗濯船團體 (Bateau Lavoir) 核心成員,與畢卡索、布拉克平起平坐,唯一的女性藝術家。相較其他立體派成員的陽剛,她的夢幻風格,廣受藏家的喜愛,也是在當時少數被巴黎藝文界認可,綻放才華的女性藝術家。作品更典藏於巴黎橘園、倫敦泰德、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等世界級藝術機構。

羅蘭珊生為議員的私生女,從小遭遇不平的社會偏見,與母親相依為命,造就她勇敢追求自我的性格。她與詩人阿波里奈爾 (Guillaume Apollinaire),擁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兩人濃烈的戀情,更成為她一生創作的靈感,激發許多早期充滿立體派風格的重要代表作。羅蘭珊的獨特天賦為傳奇畫商保羅.羅森伯格 (Paul Rosenberg) 相中,簽下長達二十多年的合約,而同樣與羅森伯格合作的藝術家,更包含:馬蒂斯、德朗、勒澤、畢卡索等重要大師。

羅蘭珊的一生,除了少數風景、花卉靜物,幾乎都是以人物為主題的作品,更切確的形容,除了周遭好友的肖像,主角應該是巴黎美好年代的貴族與中產階級仕女。構圖受到立體派影響,多以線條切割幾何背景。畫中的女性,擁有心型臉蛋,尖下巴與修長四肢。黑色細邊,勾勒出尖銳的輪廓,她們踮腳幾近漂浮的姿態,三兩成群,衣帶飄逸,歌舞奏樂,頗有新古典主義寧芙仙子群像之延續。而自畫像或人物頭像,都是身著華服,頭戴軟帽並持扇,以四分之三側臉,回眸斜瞄觀眾,神情相當神秘倨傲。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羅蘭珊急欲脫離戰爭陰霾,與婚姻帶來的不愉悅和束縛,1920年她重回巴黎,重新投入藝術之都與藝文好友的懷抱,將感情與生命都寄託於創作來抒發。創作中保有的女性氣質,蘊含溫柔而堅毅的力量,使觀者能暫且放下心中因戰爭感受的殘酷與憂鬱。回到巴黎的羅蘭珊在社交圈中極受歡迎,名流貴婦與文人雅士,紛紛請求她繪製畫像。脫離立體派的影響,用色更加柔美明亮,人物肢體纖和有度。進展到1930年代,畫家筆下人物白裡透紅的豐潤面頰柔和眼神,也更勝以往的從容高貴,間接顯示出畫家因為經濟狀況寬裕,能夠逐漸放鬆的平靜心境。

《茱莉亞的畫像》創作於1937年,受到文學戲劇的影響,肖像人物華麗裝扮如希臘古典女神,是羅蘭珊1930年代開始直至1956年離世前的重要創作特色。藝術家融合早期創作人物常見的陶瓷白肌膚與色塊對比,用色層次更加細緻豐富。主角神韻生動靈活,上身披攬綠綢絲巾,脖上的多彩絲巾垂綴胸膛,大膽高雅且不失含蓄。頭戴鮮花桂冠,纏繞珠鏈,綴有金黃彩絲的髮間,呼應耳邊珍珠的潤白色澤。女主角眼角微昂,看向右側遠方,宛若酒神戴奧尼修斯的微醺女祭司,相當嫵媚動人。可看作是一幅彰顯羅蘭珊成熟時期,集大成之經典創作。

《茱莉亞的畫像》原為奧地利維也納-海因里希‧瑞斯先生( Heinrich Riss )的舊藏,他的藝術收藏為1930年代到1940年代初期在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地蒐集而來。1945年以前海因里希‧瑞斯先生一直都擔任維也納克林孛什金銀製作廠 ( Klinkosch Gold-und Silberwarenfabrik ) 總監,這間公司位於奧地利貝恩多夫 ( Berndorf Niederösterreich ),是歷史悠久的亞瑟‧克魯伯金銀名廠 ( Metallwarenfabrik Arthur Krupp ) 的子公司。而海因里希的兄弟-法蘭茲‧瑞斯博士( Dr. Franz Riss) 也在該廠擔任秘書長直至二次大戰結束。儘管海因里希‧瑞斯先生收藏精彩豐富,但是大戰後,奧地利被美、蘇、英、法等同盟國占據,時局動盪,因此羅蘭珊《茱莉亞的畫像》從未展覽紀錄。直到1969年海因里希‧瑞斯先生逝世,才由家族成員繼承。今日首次公開拍賣,非常稀珍難得。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