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法 No. 040929

2004年

綜合媒材 韓國紙 畫布

80.5 x 100 cm

簽名畫背:朴栖甫
命題:描法 No. 040929 2004年作 韓國.서울城山洞,寒栖堂

預估價
1,600,000 - 2,200,000
410,300 - 564,100
55,200 - 75,900
成交價
1,534,000
393,737
50,452

羅芙奧台北2008春季拍賣會

106

朴栖甫 (韓國, 1931 年生)

描法 No. 040929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賞析:
現代之後人材輩出的韓國當代藝壇近年來韓國在藝術上的搶眼表現,令人不得不激賞他們貫徹始終的精神,幾近「猛烈」的態度,在其經濟、文化、政治及宗教上亦顯而易見,而藝術上的成就似乎早有蹤跡可尋,早在70年代,前輩韓國藝術家們早已為這一波「當代」鋪路,其中包括1929年出生的金昌烈,1932年出生, 2006年過世的錄像藝術之父白南準,1931 年出生,極簡主義風格的朴栖甫,他們成功的原因,除了跟得上西方藝術轉變的速度,最關鍵的仍舊在於其創作核心是相當本土化的,媒材或語法上,流露對所屬國度的肯定及重視。

而年輕輩的藝術家,不帶一絲畏懼地在實驗中創造出更豐富的作品,韓國社會似乎也無條件的鼓勵他們,文化機構、企業的支持都算是其當代藝術蓬勃發展無後顧之憂的基礎,以三星企業為例,所屬基金會自1965年創設三星美術館,除了對韓國在地文化遺產的保存之外,亦相當關懷現代及當代藝術的發展,如此的架構下,嚮往藝壇的青年增加了許多為藝術奮不顧身的勇氣及信心。

儘管韓國現代與當代藝術成功地和西方接軌,藝術家致力於從個人或共有的生長背景、歷史文明找尋靈感泉源,加上自身在工藝上學院般的深厚磨練,使韓國藝術從未失去所謂「匠氣」的力道;凝視朴栖甫的《描法 No. 040929》,自80年代開啟的「描法」系列,單色背景上重覆線條,極簡主義的中心策略「一個接著一個」,單純地用鉛筆壓畫出綿延的線形凹紋,手著迷似地反覆相同的動作,二度空間中,我們卻清楚意識到,藝術家在創作時近乎被催眠的精神狀態,融合韓國傳統桑紙為底的媒材,淡淡地揮發出某種程度的宗教情懷,在阿拉里奧畫廊為朴栖甫舉辦的2007 年回顧展中,便強調藝術家長期信仰的溝通與治療藝術理念,如同他重複的動作中,專注程度足以驅散所有負面的想法及憂愁。

旅居法國的金昌烈,除了在韓國本土受到仰慕,亦為在歐美最具影響力的韓國藝術家之一,佈滿畫布上的文字,如同儒家詩書地流傳至今,精確的字型傳遞對傳統思潮的絕對臣服,露珠似的水滴將自然因素注入畫布空間,水滴將東方哲理的形象帶出,亦代表哲學本身的清澈及鮮活特質。《回歸》誠如標題所指,懷抱著虛心回到一切哲理的源頭及初衷。


崔素榮則可說是南韓當代藝術媒材上創新及勇於嘗試的最佳範例之一,這種探索過程並非出於標新立異的心態,而是十分由衷的情懷,崔素榮會選擇以牛仔褲布料代替畫筆,描繪景象則源自於其孩提時代的視覺及觸覺記憶。兒童時的崔素榮每天搭乘公車上學,途中會看到貧民社區景致,熟悉的老舊建築物和荒涼街道,在陽光的照耀下流露出一種親切的美麗;藝術家以牛仔褲布料來影射她的切身感受,因從小就常穿著姐姐穿舊的牛仔褲,舊牛仔褲對於她而言,是一種親情及歸屬感的導體,如同那些熟悉的風景;舊牛仔布料上的褪色痕跡,也體現滄海桑田,及人們疲乏的生活狀態,《迦耶》即為在這樣的心性下創造出的,富有「雕塑」質地的畫作。

李容德虛體雕塑系列作品,即便他所選擇的題材不外乎是男孩、女孩,處於簡單的姿態,抑或平凡地在動作行進間,呈現雕塑最初期的實質,乾脆簡潔的美感,但李容德運用雕塑的凹凸虛實,和觀者一起重新探討藝術的目的和企圖,在美學之外的人本精神,當觀者關注著作品,其中虛構的人物對觀者亦以同等的眼神回饋,負載著情感的互動,使彼此存在的意義得到更深刻的確認,李容德創作下的人物,除了有和我們差不多的形貌、裝扮,也和我們有著相似的好奇、同理心。

受美式動畫造型影響的權奇秀,創造了「當咕尼」這樣一號角色,據說她俏皮的模樣和藝術家本人十分相像,期待這號人物為沉悶紛擾的韓國社會灌輸愉悅的分子,《紅森林》及《黑森林中的房子》,在新一波的韓國動漫藝術中,以典型的絢爛視野,圍繞簡化為符號的人物自然;「有人講我的作品很輕盈,很流行,我不這麼認為。雖然我使用了當代藝術手段和材質,作品看上去簡單和趣稚,但其實我想在最簡單中表達一種深層的古典意蘊:墨黑的底子靈感來自東亞傳統筆墨藝術;圖形靈感來自中國古代花木『四君子』,它們代表世界上全部美麗的東西;當咕尼其實是一個符號,它代表了一種寧靜冥想的狀態。」 權奇秀如此談著她的作品,越是看似簡易的事物,思考的過程往往越是繁雜,而藝術家拒絕完全「無憂無慮」的商業標誌,但接受用孩童也能理解的方式來思量宇宙,權奇秀實踐藝術的手法和緬懷傳統的韓國前輩藝術家們,可謂殊途同歸。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