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中国的朱砂5

2001年

油彩 画布

250 x 250 cm

签名画背:2001 Yan Pei-ming 严培明 Mao. Chinese Vermilion #5

预估价
35,000,000 - 44,000,000
8,974,400 - 11,282,100
1,206,900 - 1,517,200
成交价
49,880,000
12,802,875
1,640,520

羅芙奧台北2008春季拍卖会

144

严培明 (中国, 1960 年生)

毛泽东─中国的朱砂5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来源:


麦克斯‧海兹勒画廊,柏林

展览:


「中国的硃砂.纪念毛泽东」严培明个展,麦克斯.海兹勒画廊,柏林,2001年4月20日至5月26日

图录:


《中国当代艺术》,弗拉麦里翁出版社,巴黎,2004,彩色图版,页49

《严培明.猛龙过江》,真相出版社,第戎,2003,彩色图版,页125、页130、页133

赏析:
旅法艺术家严培明,是继老画家赵无极、已故艺术家陈箴之后,第三位被巴黎国立现代美术馆庞毕度中心指定收藏的华裔艺术家。上海工人子弟出身的严培明,1980年二十岁时前往法国寻求发展,当年他誓言要闯出一番局面才肯回到中国,而1991年入选庞毕度中心举办的"运动2"联展,此后他才首度回国探亲。1993年他又荣获法国政府颁布罗马大奖,赴罗马法兰西学院梅第奇宫研修一年。2007年12月法国总统沙克吉出访中国,邀请严培明随行,并委托他创作法国抵抗运动英雄的肖像画,在在证明此工人艺术家在海外所受到的礼遇及推崇。

严培明目前任教于第戎美术学院,其实1981 年至1986年间他也曾在此进修。而初期的创作也会使用颜色作画,但画素描时只以黑白练习,当他画颜色时,老前辈们经典的传统如影随形,最后他放弃了颜色,只选择黑与白,或红与白等双色调。尽管装置、录像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然而他不以为意,几乎一开始他就坚持肖像画的题材。在中国时期,他已尝试描绘劳工与农夫的肖像,因为人道关怀始终是他所关心的议题。他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创作抽象画的原因,说道:"人像似一面镜子,这正是我感兴趣之处。当我们看着一幅画时,就像是阅读一面镜子。影像是一种镜子。"今日的艺术家往往关切形而上的问题,或是探讨写实的、社会性的议题。然而,严培明既关心形而上的问题,也留心于日常生活,他自认无法孤立于现实之外,从过往的肖像画标题来看,皆与现实有所关连,而如他所言,镜子的功能正是在反映时代。

严培明是一位肖像画家,1987年他开始在法国画毛泽东肖像,离开中国七年的他,竟然和千里之外的中国本地艺术家一样,共同选择此象征中国的政治图腾。起初并无画意图画毛泽东,只想依"普世存有"方式表现人的姿态。于是,一开始他先画默默无名的普罗大众。不过,没有名气的画家,选择了无名的主题,那么最终他仍旧默默无名,无法前进。毛泽东是二十世纪最知名的人物之一,国际人所熟知的面孔,他既是一种形象,同时也是一部中国的历史。为了镀金成名,严培明决定开始画毛泽东。因有毛泽东,他的肖像画产生了力量。毛泽东的中国历史及其衍生的文化,吊诡地成了画家个人的宣传画,为"一位生活于法国的口吃中国画家"宣传,一种疗慰思乡情怀的艺术行为,顺理成章地得以被法国人接纳,并获致成功。

1991年他在巴黎举办个展,标题是"面对面,通过他的历史,我的故事刚刚开始",说明了他的绘画企图与轨迹。先画了毛泽东,接着画父亲,有时他无法分辨两者间的区别,因为两者一样的重要,对他而言,父亲的地位和毛泽东相当,而两者的连结即是建立于儿子/艺术家的身上。在上海时期,画毛泽东像是为政权宣传而作,在法国第戎,他也以宣传画画家自居。然而他的画是带破坏性的,批判性的,不是纯然的歌功颂德,宣传的是自己的人道关怀。当他画着"伟大舵手"毛泽东肖像,或是画着母亲口中的笨拙父亲,采取的皆非伟人的姿态,而是呈现极度人性化的形象。

策展人马卡狄曾经写道:"因应西方的使用,严培明的毛泽东,不仅只是中国模范的艺术置换,尽管艺术家的手法避免反讽,然这些肖像仍有所偏袒。他交替地使用'红太阳照耀所有的心'(微笑的、光芒四射的、威严的等)传统表现方式,以及更批判的表现方式(恶心的、目盲的、哭泣的、傲慢的、湿漉的、垂死的等)。严培明的表现(非表现主义的)技法,以及黑与白(或有时的红)的简洁运用,是惯例的社会写实处理所不容的。其实中国主席的'人性化,过度人性化的'特质,胜过意识形态赋予的理想憧憬。画家也宣称,在描绘毛泽东与父亲之间,在二十世纪最知名人物肖像和他卑微的前人肖像之间,其实并无二致。"(参阅马卡狄,'绘画的犯案现场',《严培明 • 猛龙过江》,真相出版社,第戎,2003,页14)

"中国的朱砂",乃是严培明以红白两色所探讨的一系列毛主席肖像画,在毛泽东的肖像画中显得非常突出。某种程度来说,他延续安迪 • 沃荷对毛泽东的崇拜,但所诉求的乃是人性的问题。2001年曾为严培明举办"中国的朱砂 • 纪念毛泽东"个展的柏林画商海兹勒说:"对毛的兴趣是......它当然是源自安迪·沃荷,而且它绝对是我们所说的个人崇拜。就是这个崇拜使得毛可以让大家取得,大家对毛的意象是如此地熟悉。没有其他的中国领导人,或甚至世上的领导人如毛这样经常地被复制。我们意思是毛是波普。但对严培明来说,我想毛是一个比较个人的东西,而这些画作就是纯粹的画作,是超越复制的。"(摘录自艾普若 • 兰姆,叶子启译'新一代书商与艺术家的机会之都:专访柏林画商麦克斯·海兹勒',《典藏今艺术》Art Today杂志,2001年8月号)

本次的拍品《毛泽东──中国的朱砂5》属于"中国的朱砂"系列作品,在此严培明选择了最具民族性、最经典的色彩──朱砂红,来表现一段集体的历史印记。严培明曾经在访谈中回忆红色毛泽东的缘起:"我15、16岁时被要求为学校和工厂画宣传壁画,当时我建议用红色来画毛泽东肖像,结果没有人能反对。...红色是好消息,黑色是坏消息。"(艾瑞克 • 科里阿,'与严培明对谈',严培明展览目录,第戎,1987)这一系列的作品都是巨幅的毛泽东肖像画,有几幅是毛泽东头部肖像,《毛泽东──中国的朱砂5》少见以半身毛像为构图,挪借的文本是一张1956年拍摄的知名历史照片──毛泽东勇渡长江后的挥手身影。当时毛身着浴衣向民众挥手,展现亲民的一面,同时也宣扬伟人坚强的意志与体魄。然而在画家的笔下,毛泽东的经典形象显得模糊遥远,凌乱的头发、松散的衣衫,和一位寻常老百姓无异,伟大舵手的光环褪去,历史的荣光随时代更迭已展现不同的面貌。

严培明常常以超大尺寸创作肖像画,使其产成告示牌、大广告牌的联想。严培明说过,正因觉得卑微,所以画面才刻意引人注目地巨大,这是小人物希望变成巨人的幻想,他追求用最简单的材料达到最大的效果。今天,巨幅照片如同绘画一样,经常成为艺术展演的一环,两种形式十分接近。在中国,宣传画都是非常巨大的,观者必须抬头仰望,它们的巨大让观者显得渺小,产生敬畏的心理。东方的寺庙,西方的教堂,往往也是高大的殿堂,神佛或雕像的巨大,会使人容易折服。然而,对严培明而言,在创作大尺幅作品时,他与观者之间维持某种具体而贬抑的微妙关系。面对大尺幅的肖像画,我们若是靠得太近,就无法看清细节;为了容易观看,我们必须保持一定距离。准确性在于缺少准确,如果一开始太过准确,那么就没有准确性,这样形成了某种思考辩证的关系。如同毛泽东像,他的面容非常清楚准确的,然而却是画家用粗笔、宽笔所完成的,带有某种粗暴感的。

《毛泽东──中国的朱砂5》作品不仅曾在 2001年柏林麦克斯 • 海兹勒画廊的严培明个展中展出,还曾在法国电影导演好友米歇 • 昆若尔2002年所拍摄的严培明纪录片── 《明 • 大佬艺术家》现身,成为重点作品为影片宣传,影评甚至形容严培明如神秘的毕卡索。《毛泽东──中国的朱砂5》不属于政治波普一类,不是红色经典的宣传画,它是个人自我的宣传画,它反映的乃是艺术家的历史观,以及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其所呈现的格局是巨大恒久的。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