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1.74

1974年

油彩 畫布

60 x 73 cm

簽名右下:無極ZAO

簽名畫背:ZAO WOU-KI 30.11.74 60 x 73 cm

預估價
7,800,000 - 11,000,000
1,835,000 - 2,588,000
238,500 - 336,400
成交價
15,600,000
3,759,036
485,075

羅芙奧台北2009秋季拍賣會

099

趙無極 (華裔法籍, 1920 - 2013)

30.11.74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圖錄:


尚.雷馬利,《趙無極》,藝術圈出版社,巴黎,1986,黑白圖版,編號465,頁342

皮耶.戴,《趙無極:1935-1993作品》,意得與卡蘭德,伯恩,1994,彩色圖版,頁124

賞析:

《30.11.74》為趙無極1974年完成的作品,粉色大地筆觸舒緩悠揚,深色處層次分明斑斕,畫布間蘊藏溫潤真摯的情緒。此時他逐漸地走出喪妻的哀痛,結識了梵思娃(Françoise Marquet)他未來的人生伴侶。此時的筆觸已不見1960年代那般激越高亢的風格,對色彩的掌握益加沈穩、內斂,纖維線條的痕跡仍舊保留,弧狀的線條則帶有毛筆柔性的特色,整體佈局轉趨輕盈開闊,不禁讓我們聯想起中國水墨的留白,除非深諳水墨精神的華人,無法完成如此輕盈飄逸的繪畫空間。


多位藝評家皆認為,1973年起趙無極進入了另一個藝術的階段。自中國探親歸來、「重拾水墨畫創作」無疑是關鍵性的影響。趙無極在自傳中提起這一段轉變的過程:「我知道,從1973年開始,我的畫風變了,因為我的朋友常常這麼說,尤其常常這麼寫,也許這時我成熟了,過去累積的努力,有了成果。一切都變得容易多了。我也知道,我愈來愈愛畫,愈來愈有話要說,也愈來愈怕自我重複。我畫我的生活,但也想畫一個眼睛看不見的空間、一個夢的空間,一個使人永遠感覺和諧的所在,即使用的是充滿矛盾力量的不安的形式。每一幅畫,從最小的到最大的,都是這夢的空間的一部份。」(參閱趙無極、梵思娃著、劉俐譯《趙無極自畫像》,藝術家出版社,台北,1992初版,頁147)


1948年趙無極抵達法國,初期為避免有取巧之嫌,擔心掉入所謂的中國水墨趣味,加以對於油畫的狂熱,使他完全遺棄了水墨畫。1972年趙無極遭逢巨變,妻子美琴病逝,哀痛逾恆根本無心作畫。當畫家面對油畫布,本需要做足準備,需要高度的專注力,當時他沒法思考或繼續作畫。然而,繪畫同時也是療癒心靈的最佳良方,尤其是他曾經最熟悉的信手塗塗畫畫。偶然間他拿起了毛筆紙墨,童年時的經驗竟然慢慢浮現,毛筆的柔軟,紙與墨的相互溫潤、包容,恢復了趙無極繪畫的力量,雖然此次的水墨經驗很短暫,內心深處仍有稍許疑慮。不過,當再次面對畫布時,他已重新找回內在的平靜,也發現新的作畫方式,再次擴展了他的繪畫天地。因此,1973年以後的油畫,竟也產生不同以往的溫潤情調。


1974年開始,中國水墨畫對趙無極而言不再僅止於是一種技巧的磨練,或是無法作油畫時的休息、消遣,他掃除了記憶裡曾有的罣礙疑慮。重拾中國水墨,豐富了趙無極原本早已成熟的繪畫形式,色彩更富麗明亮,光影線條柔和,恢復寬闊的畫幅,在油畫裡添加了水墨的暈染感,追求更高遠細膩的和諧感。可以說,《30.11.74》是一幅寧靜的心靈風景,趙無極藉著繪畫也走進了另一段新的生命旅程。


此時趙無極的人生進入成熟階段,中國易理、老莊思想,屈原、李白、杜甫的詩意,乃至於米芾、范寬的山水畫,他再度歸夢於年輕時代接受的民族文化素養,在巴黎他溝通了中西藝術的差異,使其諧和成為開人眼界的新視覺語彙,他畢生用心經營,彩繪出高妙的抽象藝術,終於使自己成為享譽國際的華人抽象藝術宗師。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