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賦格

1997年

油彩 畫布

162 x 130 cm

簽名右下:朱德群 CHU TEH-CHUN

簽名畫背:Rime bleue 朱德群 CHU TEH-CHUN 97

預估價
9,000,000 - 15,000,000
2,195,000 - 3,659,000
287,100 - 478,500
成交價
20,400,000
5,257,732
676,617

羅芙奧台北2011秋季拍賣會

151

朱德群 (華裔法籍, 1920 - 2014)

藍色的賦格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來源: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收藏,台北

圖錄:


《朱德群》,昂利哥.那瓦哈畫廊,巴黎2000,彩色圖版,頁249

《大象無形—朱德群作品展》,上野之森美術館,東京;台灣馨昌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7,彩色圖版,頁295

賞析:

朱德群曾說,他進入抽象繪畫的領域,並非為了接受一個理論,而是欣賞過自由奔放,超越抽象與具象對立的畫作之後,使他激動,讓他躍躍欲試。終於豁然頓悟,原來抽象畫就是要畫那些記憶中的壯遊圖像,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存在。至此,他開始褪去桎梏與限制,隻身闖蕩這塊藝術的未知之地。


而對朱德群來說,一腳踏入抽象創作的未知之地後,他才又領受到,自由不僅只是繪畫創作的形式的跳脫與解放,也是藝術創作的態度。自由奔放在繪畫中如此地難能可貴,又如此的困難,如何不讓畫面流於空洞粗野,在神領意造之際又能將畫面處理地恰到好處,而不失內涵,則是他在創作歷程中不斷追尋自問的。猶如北宋山水畫家郭熙在《山水訓》中提到「景外意」與「意外妙」的看法,主張若作品描繪的景像了無內涵與反思,無法感動觀者,也不能感動創作者本身,作品便趨於空虛。長久以來,沉澱內化於藝術家心中的美景、詩歌、音樂與文化記憶,自然而然羅列於胸中,總是能激發他如源頭活水般不息的畫意,不自覺地便在畫布上傾瀉流露。


朱德群於1997年創作《藍色的賦格》,採用對角斜線式的構圖,透露著寶藍、青綠、橘紅與深黑短促縱橫交疊的色塊,由畫面左上延伸奔騰至右下方,一抹橘紅與鵝黃濃密地矗立相望,在色彩的強烈對比之下,不僅成功地捉住觀者的視線,也讓向下傾洩的藍黑色帶顯得更加靈動輕盈。對比畫面中央雄渾厚重的色彩與結構,畫面兩側則夾以清朗明亮的藍色,帶有如飛白的筆觸拖曳淡薄,如雲疾速行經後的天空。如此的構圖形式,可對照傳為北宋范寬所作的《雪山蕭寺圖》,同樣採取對角線的走向,表現巍峰聳峙的壯闊之勢,畫中稜角分明的層疊岩壁,在《藍色的賦格》中則轉化為更加寫意,巍峨跌宕的筆觸與色塊,更加呼應畫題,讓繪畫元素展現像是多聲部樂曲,重複變化所演出的節奏韻律。


畫中邊緣的色帶被框架阻擋而未入畫的部分,似乎暗示其綿延向外無法窮盡的可能性,顯露出對象物的浩然廣大。宋代山水畫將觀山的視角分為三遠,此作在視覺上不僅表現出高遠的突兀之勢,傳統精神上對於「遠」的要求,也具體且明顯地表現於畫作之中,使形體與精神得到完美的統一。在朱德群筆下所描繪的,也許並非現實中的景色,卻留下高遠雄壯、如山如瀑的態勢,刻畫於藝術家的記憶中。透過畫作,讓想像的延伸從有限通向無限,從瞬息幻變的現實通向宇宙生機的根源之中,並在無限中達成人類所暢想的解放與藝術自由。


對朱德群來說,抽象畫不一定要否定物質的自然形象,他破除了抽象與具象之間的對立,觀者在作品中尋覓的也不僅只是物象的呈現,更能領受中國山水畫論提出畫作可游、可居的藝術欣賞功能。藝術家透過繪畫追念記憶中的一幕風景,或者是來自詩詞與音樂的啟發,讓人與世界相互走近,它帶來心靈層面的充實及愉悅,使人與外在世界合二為一、不分主客彼此,整體一氣流蕩,這即是朱德群作品中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