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

1972年

油彩 紙本

34 x 26 cm

簽名右下:荼
簽名畫背:白皮松 吳冠中 一九七二年

預估價
8,800,000 - 12,000,000
2,096,000 - 2,858,000
269,200 - 367,000

羅芙奧台北2006秋季拍賣會

045

吳冠中 (中國, 1919 - 2010)

白皮松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圖錄:


《蘇齋──吳冠中1991年桌曆》,蘇齋,香港,1991,彩色圖版,3、4月份

《2006農曆丙戌年》,一畫廊,香港,2006,彩色圖版,11月份

即將收錄於湖南出版社出版之《吳冠中全集》

來源:


蘇齋,香港

私人收藏,香港

賞析:

形式美感的移情

文∕李超

吳冠中在20世紀70年代的創作,已經潛藏著寫實繪畫語言的新追求,那就是形式美的發現和表現。在他所描繪的風景物件中,尤其寄託著畫家的這種生動的藝術情感。畫家於1972年創作的《白皮松》即是生動例證。尋常的白皮松,構成了畫家觀照自然的主要物件,並且將其大面積攝取和穿插, 形成了借景寓情的藝術表現 。樹木的色調和樹幹的走向和造型,牽動著畫家內心所傾向的形式美感的移情,淡化了風景中房舍和街巷等建築的因素,突出了這種自然植物的靈性,由此依託其中色彩與線條表現獲得了新的藝術主題地位,也獲得了藝術表現的成分自由和空間。

吳冠中根據自己多年來遊行山川的自然體驗,逐步積累了對於樹木類型植物的藝術圖式經驗,其中包含著中國傳統意象的線條變化,也連接著西方表現藝術中交錯重疊的色彩構成形象。《白皮松》是一幅構圖十分講究的作品。前景的松樹與遠景的房屋,虛實相接,前後呼應,空間層次豐富而有具有章法,錯落有致,密而不亂,其中經營有道的關鍵,正在於圖形和色彩的高度概括性組合,雪景中淺灰的色調,造成了基本色彩的表現契機,而紛繁的樹枝變化,有賦予了線條將不同的色面加以連接,於是形成了場景高度的平面化,自然空間逐漸遠離了客觀物件中那原本的繁雜和瑣碎,不知不覺中轉化為畫家主觀意象中那寧靜而簡約的世界。事實上,自然樹木類型的風景描繪,之所以能夠成為畫家所擅長藝術表現物件之一,就在於畫家獨具慧眼的敏感,精緻的構圖比例,有條不紊的組合效果。在此,中國式的寫意變形和西方的表現主義得到了奇特的協調。

以樹木花草的自然造化,轉化為這樣的一種人文景觀,之所以吸引畫家,是因為中國意象作為一種常見的藝術母題,存在著諸多形式變體的可能。因此,對於如是景觀的整體人文環境的感受,使得畫家在形式語言的創造之中,試圖借用風景油畫中傳統圖式因素,置換其中古典的內涵,而進一步變體出他對油畫形式語言新的結構方式和表達方式,並進一步深化為在架上繪畫之中,實現圖式方面的人文內涵的再度架構。畫家能夠將藝術經驗中的關於形式語言的自由創造注入其中,使畫面的傳統寫生的主題變成為圖形與色彩組合的新創作主題,實現藝術語言的新架構。無論是城市風景還是自然山水之間,潛藏著細微的色彩變化和生動的筆觸:建築之中平垂疊遞向上的直線與斜線的對比,又形成了豐富有致的節奏變化;景象在陽光和陰影的變化,造成了色彩表現中豐富的形成冷暖對比和純度與明度的對比關係。─藝術家沈浸在這樣一種具象與非具象的造型語言的微妙轉換過程之中,他需要憑藉著自己的經驗、閱歷和判斷,進行獨特的視覺語言的架構。詩意般的想像空間,其實是作為畫家對於現實世界的精神補償,但更為深入的緣由,是畫家準備為這種形式美的空間架構,提供了自由創造的豐富可能性。

如同吳冠中運用中式毛筆在紙上的運動,卻時常現代西方藝術觀念引導;那麼他運用西式油畫筆在布上運動,又潛移默化地賦予中國傳統審美經驗的體驗。有意無意之間,觀眾能夠感受畫家在兩種文化之中苦心經營的融合追求。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