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62

1962年

油彩 畫布

80.5 x 116 cm

簽名右下:無極ZAO
簽名畫背:ZAO WOU-Ki 5.11.62

預估價
88,000,000 - 110,000,000
23,720,000 - 29,650,000
3,031,300 - 3,789,200
成交價
153,760,000
40,463,158
5,152,815

羅芙奧2018春季拍賣會

220

趙無極 (華裔法籍, 1920 - 2013)

5.11.62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賞析:
5.11.62

ZAO Wou-ki

我可以毫不臉紅的說,我畫的是一種很浪漫的
畫,它帶給我極大的快樂,一種最強的快樂,
就是畫繪畫本身。
趙無極

《5.11.62》是趙無極1962年所完成的創作,曾為多倫多市蘭恩畫廊所擁有。蘭恩畫廊是加拿大執牛耳的藝術畫廊,曾對戰後抽象藝術卓有貢獻,隨著執事者的殞落,如今不復存在。當年負責人是畫商布萊爾.蘭恩,名氣十分響亮,活躍於二十世紀的加拿大藝壇,也一度引進英國雕塑家亨利.摩爾的作品至加拿大。1989年他捐贈一批價值不斐的收藏給加拿大國家畫廊,傳為藝壇佳話。

從20世紀中期起,畫商布萊爾.蘭恩經常飛往法國,為他的收藏家們挑選作品,拜訪遠赴巴黎學藝的加拿大畫家,並代理幾位巴黎畫派的加拿大裔成員,例如培蘭(Alfred Pellan,1906-1988)、博爾迪阿斯(Paul-Émile Borduas, 1905 -1960)以及李歐佩樂(Jean-PaulRiopelle, 1923-2002)等等, 其中的抽象畫家李歐佩樂,正是趙無極的五十多年知交好友。幾年前,李歐佩樂的過世令趙無極感觸良多,特地創作一件三聯作黃綠色調大油畫向他致意。此外,蘭恩畫廊當時經常展出的加拿大籍畫家羅納德(William Ronald, 1926-1998)以及博爾迪阿斯,從1950年代起與紐約的庫茲畫廊亦有展覽合作關係。趙無極曾在蘇拉吉的推薦下,與庫茲畫廊從1957年起開始舉辦畫展,關係可謂十分密切。本場拍賣的另一幅1963年的趙無極油畫《19.7.63》,其來源即可上溯自紐約庫茲畫廊。 這些藝術家或畫商皆是戰後抽象藝術裡的風流人物,他們的相遇如同風雲際會,為20 世紀戰後抽象藝術發展譜寫出精彩的史頁。

當1948年趙無極從上海移居巴黎,他的創作很快地獲得巴黎藝術圈的認同。從具象畫轉為抽象畫,加速他的知名度在歐洲打開,甚至連當時不易接受歐洲抽象風格的美國,也從1950年代後期逐漸關注趙無極的藝術。加拿大境內因為有法語區,相較於美國,更容易接受巴黎藝術,1969年趙無極生平第二次回顧展,即選擇於加拿大的蒙特婁當代美術館與魁北克博物館巡迴展出。趙無極當時在美洲的活躍程度可見一斑。蘭恩應該是透過上述幾位加拿大藝術家的介紹,結識來自中國的趙無極,並直接向他購得此作—《5.11.62》。趙無極在巴黎、紐約各有法蘭西畫廊、庫茲畫廊的合作,來自多倫多的蘭恩應是為他的畫廊庫存珍藏精選而來,此類的購買在國際畫商之間時有所聞。這件作品後來轉售給加拿大私人藏家,四十多年來這幅畫作一直留在加拿大,直至今年才得以重現世人眼前。

趙無極的1960年代達到飛黃騰達的階段,創作力十足,國際間展覽邀請不斷。而在創作上,當時他因為重新找到愛情,激發了內在的情感。當時的年紀風華正茂,他自言可以自由揮灑,認清顏色本身所具備的生命力,一切的法則此時皆可拋脫,只須因應自我內在世界的需求。趙無極猶記得當年的創作熱情,他說道:「我可以毫不臉紅的說,我畫的是一種很浪漫的畫,它帶給我極大的快樂,一種最強的快樂,就是畫繪畫本身。」(趙無極、梵思娃.馬凱著,劉俐譯,《趙無極自畫像》,藝術家出版社,台北,1993年初版,1996 年再版,頁115)

藝術評論家雷馬利在趙無極第一本法文版編年目錄中,指出1960年代趙無極的藝術不斷發展,採用對比或和諧的方式,經常表現畫面裡的韻律、肌理和色調等細微變化的特點:此時比較偏好單色,時而深暗而盈滿,暈染的棕色上有黑色刮痕;時而乳白而輕盈,例如銀灰色的雲霧。其他有的是雪與藍寶石、慕思和紅寶石的華麗和諧。(參閱雷馬利,《趙無極》,藝術圈出版社,巴黎,1978,1986,頁40)雷馬利所指涉的是趙無極的豐富色階變化,及多樣化的質感。而趙無極的繪畫是因為他個人細膩的感知和豐沛的情感,因為它們的確是來自生活中的感觸,內心波動自然流露,繪畫也常是他低潮時的避風港,他曾說過他的畫等於是他的日記,他的生活。美術史家認為,趙無極的作品是抒情的抽象畫,像一首詩,感性的存在,卻又不說玄論理,引經據典。
作品《5.11.62》採取畫家1960年代最典型的海景型橫式構圖, 氣勢壯闊而生動。畫面分割成平行的三部份,上下天地是近乎赭色、古銅色的空間,互為協調,一靜一動;中間部份,是明亮的黃、綠色,光芒從畫面的中心迸發湧現,黑色的線條穿梭其間,像是奔馳後拖曳的影子,虛實之間形成拉扯、推擠的動力。我們可以發現, 趙無極在《5.11.62》作品中空間與光源的完美運用,以及內在的情緒昂揚。他在自傳中也曾寫道:「大幅畫布,使我必須與空間搏鬥,不但要填滿它,還要給它生命,把自己完全投注在其中。我想表現動感,或迂迴纏綿,或風馳電掣。我想藉著對比和同一色彩的多重振顫,使畫布躍動起來,我要找到一個放光的中心點。」(參閱《趙無極自畫像》)

在作品《5.11.62》之中, 畫家把對生命追求與情感傾瀉在其中,此繪畫中所表達的情緒,鏗鏘有力、充滿力度。繪畫裡的律動,如同大自然裡的風動或海波,帶給人一種音樂性的感受。在一次詩人葉威廉的對話裡,趙無極曾指出繪畫應該像音樂一樣,必須有休止、寂靜才成音樂,不能密密實實都是音。學過六年音樂的趙無極,對於光源、空間的關切留意,以及音樂的抽象性特質,亦起了巧妙的鏈結。台灣藝術評論家杜若洲曾如此讚譽:「中國的空間」和「西方的光」是趙無極在藝術上的可觀成就之一。他不斷融合兩大文化的潛質,以其現代性的表達語彙,不僅是達到精神上的遨遊,更是締造了一個全新的視覺世界。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