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馬克

2007年

銅 工業特殊烤漆

75(長)x 117(寬)x 130(高)cm

預估價
11,000,000 - 17,000,000
2,965,000 - 4,582,000
378,900 - 585,600
成交價
13,200,000
3,473,684
442,359

羅芙奧2018春季拍賣會

021

東尼‧克雷格 (英國, 1949 年生)

麥可馬克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展覽:
「東尼.克雷格」,瑪莉安‧古德曼畫廊,紐約,展期自2007年5月3日至6月9日
「東尼.克雷格-四度空間」,佩薩羅宮,威尼斯,展期自2011年2月5日至5月28日
「東尼.克雷格:雕塑與繪畫」,國立蘇格蘭現代美術館,愛丁堡,展期自2011年7月30日至11月6日
「東尼.克雷格:雕塑與繪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展期自2012年3月2日至2012年4月15日
「東尼.克雷格:雕塑與繪畫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展期自2013年1月12日至3月24日
「東尼·克雷格」,貝納基博物館,雅典,展期自2015年9月8日至11月8日
「東尼.克雷格 / 威姆.德爾瓦」,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新畫廊,台北,展期自2015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
「東尼.克雷格-三原色」,杜寇畫廊 & 霍爾特曼藝術,倫敦,展期自2017年3月1日至4月13日

圖錄:
傑德.墨爾斯,《東尼.克雷格-視件》,納雪雕塑中心,美國,2011,彩色圖版,編號44
《東尼.克雷格:雕塑與繪畫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2013,彩色圖版,封面
《東尼.克雷格 / 威姆.德爾瓦》,新畫廊,台北,2015,彩色圖版

附悠閒藝術中心開立之原作保證書

賞析:
雕塑是十分不同凡響的東西, 與它的實用價值無關, 它們並不應該被坐著. . . . . . 它拓展了我們的想像力, 媒材本身就是語彙, 它即是語言的根基。
-東尼.克雷格

備受國際重要機構和藏家肯定的重量級英國雕塑家東尼.克雷格1949年生於利物浦,1977年移居德國。分別於1982和1987年參加享譽國際的德國卡塞爾文獻展,之後於1988年榮獲英國倫敦泰特美術館所頒發的泰納獎,同年代表英國參加第43屆威尼斯雙年展。2011年於巴黎羅浮宮舉辦個展,被喻為是繼現代雕塑大師亨利‧摩爾後的接班人。克雷格就學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時,早已開始探討材質所賦予物質本身與自然界的關係,觀察它們如何激盪起人們新的意識和關聯性。透過時代的變遷和日新月異的技術,克雷格取得更多媒材進行實驗性的創作機會。自1970年至今,每相隔五年都能見到克雷格作品有階段性的突破與成長,從最早使用現有物件的組合到1990年代慢慢變形,透過物品彼此的聯結、並置、堆疊、扭轉所形成的種種不規則形體、克雷格創造出挑戰空間思維的可能性。

享譽國際的雕塑大師也曾於2013年於台灣國立美術館展出為期三個月的個展,也曾於2015年展於雅典的貝納基博物館,其中本次拍品《麥可馬克》也都曾於上述兩個展覽中展出。此作品在克雷格的作品中,不難察覺其雕塑作品多帶有機械器材的形體、且在不規則的多方角度中亦能看見人臉,若有似無的細節就藏在作品當中,好似孩童望向天際中的白雲,尋找可辨識的圖樣那般興奮,作品中的蛛絲馬跡也透露出克雷格過往的經歷,例如早期1970年代的作品就曾使用許多拾得的塑膠製品創作,排列出繽紛的人像,建立自己的藝術語彙,同時,不免引人省思看似歡樂的圖像對於環境帶來何種衝擊。藝術家曾自述:「在60、70年代末,我根本對於雕塑藝術沒有興趣,並不想要雕刻、或是複製,讓我真正感興趣的是我可以如何運用這些材料,這些材料如何影響我,對我而言這才是雕塑的核心。」

在工業化大量製造的時代,克雷格試圖摸索利用各種物質,來實驗不同的可能性,也許是因克雷格曾於橡膠研究協會擔任過研究中心助理,也曾短暫於沖壓鑄造廠打工,造就了他的實驗精神,取材靈感也常見工業用的工具融入其中。而這些看似抽象、不規則的立體雕塑,部份都是經過電腦運算才能達到如此精準的呈現,儘管克雷格有多位助手在工作室協助作品的完成,但藝術家還是堅持手作且有始有終的逐一完成成品。《麥可馬克》此作品也是藝術家向團隊中的其中ㄧ位重要技術人員麥可致意之作,麥克在藝術家身邊已工作超過二十餘年,也因為有了麥克的技術,幫助藝術家突破技術上的困難,才能造就許多作品的誕生。儘管有了科技和電腦製圖等協助,藝術家依舊堅持手繪構圖、手工製作銅雕中的原有的鑄造模型。

對於藝術家而言,人們時常著重在表象或是傾向理解具有功能性的物品,好比一張大理石的桌子在大多數人眼中僅僅是一張「桌子」,但克雷格看見的卻是大自然塑形的力量、經過上萬年地層壓力和礦物層層堆疊出的肌理,所造就的一件產物,其表面之下才是他有意探索的雕塑層面。「雕塑是十分不同凡響的東西,與它的實用價值無關,它們並不應該被坐著......它拓展了我們的想像力,媒材本身就是語彙,它即是語言的根基。」自然界中所見到的那些壯麗鐘乳石,不也是歷經些百年才生長一公分、千萬年才形成的奇景嗎?同樣的,如果能再多花一點時間觀察克雷格的作品,你會發現即使是人造的物件,作品卻有如有機體一般,時時刻刻與自然相呼應,雖是靜止卻同時保有流動性,隨著光影改變而延續生命的週期,由其可見於戶外大型不鏽鋼之作,映出周邊景色。

如今,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皆可見到克雷格標誌性的作品,除了英國的泰德美術館的三個分館皆有館藏之外,其作品也藏於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挪威奧斯陸國立美術博物館以及埃克貝格帕雕塑公園、蘇菲雅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加拿大國家美術館、韓國大邱美術館等。克雷格的作品也在世界各地廣泛展出,他的作品正在伊朗克爾曼當代美術館展至2018年7月。其他重要個展包括俄羅聖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2016)、希臘雅典貝納基博物館(2015)、阿塞拜疆巴庫的蓋達爾阿利耶夫中心(2014),中國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博物館(2012年)。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