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銅 釋迦牟尼佛坐像

H: 50.2 cm

預估價
5,500,000 - 7,500,000
1,414,000 - 1,928,000
180,900 - 246,600
成交價
5,760,000
1,461,929
186,831
業務與狀況諮詢


羅芙奧2018秋季拍賣會

752

()

鎏金銅 釋迦牟尼佛坐像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來源 : 台灣重要藏家收藏 著錄 : 《雙清年鑑 2015》雙清文教基金會,台北,頁 84-87 佛教源於印度,由於印度佛教及其佛像傳入中國的路線不同,傳入中國後便形成了三種流派,分別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佛教初傳入中國,來受到統治階層的提倡,佛教日益興隆。佛教建築、石窟造像紛紛出現,佛像開始遍佈中國各地。佛像在現今社會裏,不但是佛教象徵性的標誌,而且也作為了一種藝術品受人欣賞。漢傳、藏傳、南傳佛教造像可謂源同而流異,經過兩千年的逐漸演變,已經形成了各自的獨特面貌,具有顯著的特點。

漢傳佛像的早期主要是西北印度犍陀羅佛像,經由西域(中亞和今新疆地區)在涼州形成的樣式,進入西元6世紀後逐步向中國化發展。宋元以後外來的影響日趨淡薄,除肉髻等顯著的佛像特徵外, 已經改造為中國式的佛像形象:造型簡單,寬袍大袖,面相圓潤豐滿,沒有了犍陀羅造像的鼻直而高、薄唇等西方人特徵,造像與東方人輪廓相近,形象敦厚溫和。

從服飾及身形姿態可看出,此為漢式造像,不同於藏傳佛像,其面相方廣,慈祥垂目,鼻翼挺直,表情祥和,雙耳厚實垂肩,福祿之相。頂有肉髻,象徵佛的智慧超凡以及崇高的威德,做工精緻細膩,漢地造像的肉髻有時造型會近似髮髻,此造像便可看到其風格特色。

平肩直腰,著開襟漢式服裝,腰間有一繫帶,繫帶下,衣摺翻沿處,飾有蓮花紋,其衣摺線條生動,表現出布料的柔滑感。雙臂上的衣摺不同,使得造像更為生動,袖口有雕飾花紋,再次強調服飾的華貴感,也展現出造像者的對細節的講究。佛教僧衣原為右袒式,進入漢地後,因不喜見僧人袒臂,故將衣著造型改為「裹衣縛帶」式,此造像服飾衣著皆為漢式,符合漢文化審美的大方內斂。

雙手置於腹前作禪定印,結跏趺座,雙足露出,雙足及雙掌中有陰刻法輪。胸前有一卍字紋。多數漢式造像,在胸前刻有卍字,手足有法輪,此為佛的三十二相之一。佛造像進入漢地之後,可見漢式與藏式的文化特徵交融,形式雖非逕渭分明,但還是可以從許多細節處做區別。

釋迦牟尼佛原為北印度釋迦族的一位王子,名叫喬答摩·悉達多。二十八歲時,他放棄了宮中的世俗生活,以期尋求解答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所見痛苦的根源。由於在當時的哲學研究和六年的苦修中都沒有找到滿意的結果,於是來到菩提樹下靜坐,併發誓在追求不到生、老、病、死痛苦的終極真諦之前絕不起坐,終於大徹大悟。後人供養其像,以求幸福安樂,遠離痛苦。

佛教源於印度,由於印度佛教及其佛像傳入中國的路線不同,傳入中國後便形成了三種流派,分別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佛教初傳入中國,來受到統治階層的提倡,佛教日益興隆。佛教建築、石窟造像紛紛出現,佛像開始遍佈中國各地。佛像在現今社會裏,不但是佛教象徵性的標誌,而且也作為了一種藝術品受人欣賞。漢傳、藏傳、南傳佛教造像可謂源同而流異,經過兩千年的逐漸演變,已經形成了各自的獨特面貌,具有顯著的特點。

漢傳佛像的早期主要是西北印度犍陀羅佛像,經由西域(中亞和今新疆地區)在涼州形成的樣式,進入西元6世紀後逐步向中國化發展。宋元以後外來的影響日趨淡薄,除肉髻等顯著的佛像特徵外, 已經改造為中國式的佛像形象:造型簡單,寬袍大袖,面相圓潤豐滿,沒有了犍陀羅造像的鼻直而高、薄唇等西方人特徵,造像與東方人輪廓相近,形象敦厚溫和。

從服飾及身形姿態可看出,此為漢式造像,不同於藏傳佛像,其面相方廣,慈祥垂目,鼻翼挺直,表情祥和,雙耳厚實垂肩,福祿之相。頂有肉髻,象徵佛的智慧超凡以及崇高的威德,做工精緻細膩,漢地造像的肉髻有時造型會近似髮髻,此造像便可看到其風格特色。

平肩直腰,著開襟漢式服裝,腰間有一繫帶,繫帶下,衣摺翻沿處,飾有蓮花紋,其衣摺線條生動,表現出布料的柔滑感。雙臂上的衣摺不同,使得造像更為生動,袖口有雕飾花紋,再次強調服飾的華貴感,也展現出造像者的對細節的講究。佛教僧衣原為右袒式,進入漢地後,因不喜見僧人袒臂,故將衣著造型改為「裹衣縛帶」式,此造像服飾衣著皆為漢式,符合漢文化審美的大方內斂。

雙手置於腹前作禪定印,結跏趺座,雙足露出,雙足及雙掌中有陰刻法輪。胸前有一卍字紋。多數漢式造像,在胸前刻有卍字,手足有法輪,此為佛的三十二相之一。佛造像進入漢地之後,可見漢式與藏式的文化特徵交融,形式雖非逕渭分明,但還是可以從許多細節處做區別。

釋迦牟尼佛原為北印度釋迦族的一位王子,名叫喬答摩·悉達多。二十八歲時,他放棄了宮中的世俗生活,以期尋求解答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所見痛苦的根源。由於在當時的哲學研究和六年的苦修中都沒有找到滿意的結果,於是來到菩提樹下靜坐,併發誓在追求不到生、老、病、死痛苦的終極真諦之前絕不起坐,終於大徹大悟。後人供養其像,以求幸福安樂,遠離痛苦。

來源 : 台灣重要藏家收藏 著錄 : 《雙清年鑑 2015》雙清文教基金會,台北,頁 84-87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