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

1940 - 1949年

彩墨 紙本

35 x 35 cm

簽名左下:林風眠
鈐印左下:林風瞑印

預估價
620,000 - 820,000
147,600 - 195,200
18,900 - 25,000
成交價
826,000
195,318
25,011

羅芙奧台北2007春季拍賣會

041

林風眠 (中國, 1900 - 1991)

仕女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賞析:

三槐堂與林風眠的29年收藏緣


1977年底,林風眠移居香港,從此,直到1991年去世,一直在那裡度過了他最後生活及創作的香港時期。這一時期的林風眠,在新的生活境遇下,藝術亦產生了變化。受過文革之苦的藝術家來到自由的環境後,使他更敢於直接表達強烈的情感,以畫抒情,畫作更趨表現性:造型粗簡,筆觸縱肆,細節描繪減少,色彩熾熱而奔放,一改國內時期的陰鬱氣質。


有關老年的藝術家,弟子吳冠中和評論家朗紹君皆有評論。


「老畫家,老來筆墨都更倉勁。但林風眠的筆墨不同於一般的概念,他並不著眼於筆墨本身的傳統約束,在探詢藝術新境的漫長歷程中,永遠在追求稚氣與童心,畫圖不隨年齡老。」—吳冠中(吳冠中,〈百花園裡憶園丁—寄林風眠老師〉,《美術家》第33期,第8頁)


「畫家晚年的創作又回到了青年時代,甚至比青年時代愈加強悍和勇毅。悲哀已不多,孤寂的抒情一掃而光,只有濤聲般的沉吟與響雷般的吶喊。」(朗紹君〈慰藉人生的苦難〉)


這些評價同樣符合了擁有過林風眠最多作品的三槐堂主的喜好。在他看來,「林老的畫好,尤其以來香港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為代表。林老的作品最講究意境,早年的意境不奔放,晚年則比較開朗。」


開朗可以說是三槐堂先生的代名詞。他被譽為擁有過林風眠最多藏品的收藏家。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的《林風眠全集》中,1992年在香港藝術中心的展覽中,所有的展品都來自於三槐堂。後來包括台灣私立美術館和林風眠100周年於上海美術館的展覽相當一部分重要的作品皆是由其提供的。三槐堂自認並非林風眠的專家,只是從1978年開始收藏林風眠的作品,近30年來,可謂看遍林風眠的所有作品。「看的多了,更加證明了自己收藏的眼光和擁有的好東西。」


在遇到林風眠之前,喜好文藝的三槐堂是一位典型的西方藝術愛好者,喜歡畢卡索、印象派、立體派,對中國水墨等傳統形式的繪畫並不關注。1978年,因為認識香港中僑貿易公司總經理的他去參加在那裡舉辦的林風眠的畫展,說是畫展,不過是將從內地帶出的20件作品和到香港後創作的一些作品掛列牆上,不緊不慢的銷售。在很長一段時間,三槐堂都是林風眠不多的收藏家。而一經遇上,自此,他拋棄了其他一些收藏,專心致志地開始了「林風眠」的獨家收藏。而他的收藏標準只有一個:自己喜歡。事實上,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林風眠的作品價格基本上沒有什麼波動,收藏家從未想過自己喜歡的這些作品在未來的21世紀會增長到如此驚人的地步。但真正的藏家只為自己的所愛收藏。即使同樣是林風眠的作品,他也更關注那些悅目,打動人,能夠引起共鳴的作品。這些作品必須符合一個標準,那就是真善美,缺一不可。他喜歡將一件件作品輪流置於牆上,欣賞是他最大的樂趣。


他的樂觀決定了他的善意,那就是懂得割愛。不懂得割愛的收藏家永遠無法讓藝術品實現自身的價值,在最多的人群中流傳和被欣賞的價值。此次由三槐堂先生割愛的9幅作品,皆為林風眠的上乘之作。而他個人,無論是仕女,還是山水靜物都十分青睞。就評價而言,他讚賞最多的還是林風眠山水靜物。他認為這一系列是林風眠中西結合最成功的。特別是靜物中西方筆法的涉獵更多一些,這使得有些外國人看常常認為是他們的東西,而立體構圖的部分從中國傳統剪紙和皮影裡吸收的靈感則更大一些。


這樣子的喜好,讓三槐堂對如今中國傳統的退步感到異常可惜。在他看來,林風眠作品之所以打動人,更多的來自于藝術家整體的修養,傳統和現代的和諧互動,強調人品和藝品的統一,在當年,藝術家更是從來不想到錢這回事,純粹是愛藝術而為藝術的原始目的。三槐堂感慨道:「如今這些在年輕藝術家身上都很難找到了。」


三槐堂評價林風眠其人其作(Lots 042-050)


1978年我開始購買林風眠的作品,直到1991年去世,我跟林老之間總共見過4、5次,但是他身邊的很多親戚朋友都是我的朋友。林老總是笑眯眯的,話不多。是那種真正很誠懇的,沒有虛偽的藝術家。李可染說自己最崇拜的藝術家就是林風眠。他舉了一個例子,說林風眠為了畫一匹馬,用線條一天畫一百隻。這樣的認真和修養是非常難得的。


中國畫家講色彩最成功的還是林風眠,至今沒有辦法比的。當然這是我主觀的看法。這跟林風眠的經歷有關。他年輕的時候學過嶺南畫派,後來到歐洲留學,見過馬蒂斯,德法很多最好的藝術家都來往接觸過。中僑畫廊的經理曾經跟我講過,說林風眠對於自己的畫信心很足。林老表示:「我的畫要慢慢看。」在他眼中,畢卡索也不是怎麼樣子的不可逾越。


林老早期特別好的收藏品不多,我個人認為他最精彩的還是水墨風景畫。從30年代開始摸索水墨畫,當時還很不成熟,50年代越來越好,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的最好,我個人的收藏90%亦集中於這一時期。但1986年之後,林老的作品因為年紀大了,線條僵了,色彩也不通透了,我就不再收
了。但可以肯定的是,60年代以後,他肯定沒有畫過油畫。我收藏的油畫不多,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畫冊裡的《霸王別姬》曾經是我收藏的。


我收藏了林老的畫20多年了。當年很多人認為他的畫中國畫不像中國畫,西方畫不像西方畫,並不喜歡,但是我一看就很喜歡,他的畫中西結合的很成功,無論靜物還是人物,臉部像莫迪葛里亞尼,脖子像木偶,有很多的元素。林風眠自己也說過,自己的藝術是熔爐來的,什麼都有,有剪紙,有木偶,有印象派,也有立體派的東西。從中汲取各家所長又創造出自己的藝術的最高境界的作品,在中國現代派裡面,沒人能超過他。


中國畫不需要打燈,就是林需要。山水畫最好是兩隻燈,從不同角度打,而且一定要用黃光。他的作品層次太豐富了。燈打的不對,山水、雲彩的層次就沒有了。畫框最好配金的,用麻布框。


我收藏的林風眠的第一件是仕女畫,彩色的。就收藏來講,以畫冊的出版量來說,沒有人能超過我。現在量比較大的在台灣。在以前的博覽會上,基本上沒有人買彩墨,都是買水墨,現在的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都開始在買彩墨,價錢一下子高出很多。這真是很奇妙的一件事,也是藝術品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