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漢深祖籍廣州,1970年代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後往香港中文大學研習水墨。在台北時曾師從劉國松並隨其潛心鑽研和推廣現代水墨。選擇以傳統水墨形式呈現純粹世界與自然之象,簡潔無華,安寧靜謐,彩墨作品富有深刻的精神意義。積極從事創作,特別是在水墨技巧,畫面表現形式和題材元素方面作出種種新嘗試。其創作明顯轉向內省之精神層面象徵。
在其水墨畫創作過程中,運用了毛筆以外的非傳統途徑繪製而成。其創作靈感源自生活中緊扣著其思維情懷的「根」與「水」,因其深感「根」與「水」同時隱藏著「生命之源」的含意。在作品中,他也經常運用到自然形態,如「雪」、「霧」、「雲」、「霞」等表達途徑來引發儲藏在腦海中潛意識層面之個人學養、繪事經驗、信仰背景、人生哲理,配合相關生活片段的點滴內涵元素,舒發其內心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歌頌,讓心靈上那貫徹生命的高逸意境得著釋放。在繪描那蒼茫茫的冬雪景象,大地一片冷漠,幹根瑟縮於被皚皚白雪所覆蓋的嶙峋狹窄的山石之間,掙扎求存,又彷彿為了保護著擁纏其根下疏鬆的土石而顯得挺拔,堅強不屈。藉此可感受到樹根那頑強的生命力量,諭示人在逆景中,若要度過那苦寒的時刻,便得仰望創造宇宙萬物的恩主賜力量,因衪那無法測度奇妙的作為和創造的大能可幫助我們輕輕鬆鬆地走過。
對自然物象窺貌取神,開創現代水墨新風,建立中國繪畫新傳統,呈現出空靈清妙的意境。在這樣的藝術意境之中,一切都如同天珠交涉,互映互證,融徹貫注,一切都在對剎那永恆的本真之美的體驗中高度融合統一。
在其水墨畫創作過程中,運用了毛筆以外的非傳統途徑繪製而成。其創作靈感源自生活中緊扣著其思維情懷的「根」與「水」,因其深感「根」與「水」同時隱藏著「生命之源」的含意。在作品中,他也經常運用到自然形態,如「雪」、「霧」、「雲」、「霞」等表達途徑來引發儲藏在腦海中潛意識層面之個人學養、繪事經驗、信仰背景、人生哲理,配合相關生活片段的點滴內涵元素,舒發其內心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歌頌,讓心靈上那貫徹生命的高逸意境得著釋放。在繪描那蒼茫茫的冬雪景象,大地一片冷漠,幹根瑟縮於被皚皚白雪所覆蓋的嶙峋狹窄的山石之間,掙扎求存,又彷彿為了保護著擁纏其根下疏鬆的土石而顯得挺拔,堅強不屈。藉此可感受到樹根那頑強的生命力量,諭示人在逆景中,若要度過那苦寒的時刻,便得仰望創造宇宙萬物的恩主賜力量,因衪那無法測度奇妙的作為和創造的大能可幫助我們輕輕鬆鬆地走過。
對自然物象窺貌取神,開創現代水墨新風,建立中國繪畫新傳統,呈現出空靈清妙的意境。在這樣的藝術意境之中,一切都如同天珠交涉,互映互證,融徹貫注,一切都在對剎那永恆的本真之美的體驗中高度融合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