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
清 乾隆 銅鎏金彌勒坐像

H: 20.4 cm

預估價
1,200,000 - 1,800,000
38,200 - 57,300
296,000 - 444,000

羅芙奧2016秋季拍賣會

647

清 乾隆 銅鎏金彌勒坐像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來源:
J. Sauveniere 收藏 (1913-2000年) 蘇富比巴黎
賞析
此尊銅鎏金彌勒像為清代乾隆時期作品。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之首,也將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將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降世成佛,故又被稱為彌勒佛或未來佛。其形象分為菩薩裝與佛裝兩種。菩薩裝彌勒像為未成佛前的形象,佛裝彌勒像則是表現他在龍華樹下說法,繼承釋迦牟尼佛的教化之責,形象與諸佛相似。此尊造像為菩薩裝彌勒像,面相端莊慈祥,雙眉低垂。其髮髻高聳,戴五葉寶冠,束髮分兩股下垂,冠帶翻卷,耳垂部分裝飾大圓耳璫。上身著貼身天衣,胸前裝飾各種項鍊瓔珞,下著精美衣飾,身體兩側有兩條飄帶飄揚。雙手當胸結說法印,坐在須彌座上,雙腳自然下垂,足踏一半圓形蓮座,這種坐姿稱為「善跏趺坐」或「倚坐」。整尊造像胎體厚重,金色燦然,姿態優美,尤其腰肢略微右傾,與身體兩側的飄帶互相呼應,動態十足。須彌座邊緣皆鏨刻精美花紋,背後的身光造型精美,紋飾繁複,工藝精湛,為乾隆時期北京地區精工鑄造而成。

清代鎏金器物的特點是不追求古樸,而充分體現華貴富麗的效果,鎏金的技術水平也很高超,佛像一般金光閃閃色澤不減,為前代所不能及的。乾隆時期造像大多以黃銅鑄造,銅質經過反覆冶煉,銅質細密純淨,採取厚胎鑄造方式,觸手分量沉重,發聲清脆悅耳,儼如樂器。此尊造型結構具乾隆造像明顯特點,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菩薩身上的裝飾,如頭冠、寶繒、耳環、瓔珞和各種釧飾,手法細膩,工藝十分精細,每個細小部位都做到了一絲不苟,時代造像工藝上的優點在這尊造像上體現得非常充分。

乾隆時期,大學士工布查布譯出《造像量度經》,乾隆與三世章嘉國師又合作編訂了《三百佛像集》,這時造像就是嚴格按照這些佛像量度的規定和既定的圖像模式進行塑造的。由於乾隆帝對造像的高度重視,乾隆時宮廷造像規模盛大,活動頻繁,參與工匠眾多,製作的佛像水準很高,這些都是清代其他時期無法相比的。

清代乾隆時期造像一直是市場交易主流,也是很多收藏家必備的首選品類。這尊造像工藝精美,題材殊勝,是乾隆時期的典型代表作,有良好的拍賣和流轉記錄,非常值得收藏。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