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刊专栏
叛逆先锋:罗伯特・劳森伯格
翁境優 / 羅芙奧季刊第24期 2018春 / 2018-04-17
罗伯特・劳森伯格追求的是创新,致力创作映照日常、让世人感同身受生活的艺术。艺术家试图以非传统媒材、非常识的、非常具未来感的跨时代之作,挑起雀跃的鸡皮疙瘩,非他莫属。


“我对我已经可以做到的事,没有任何兴趣”。


提到近两年来在艺术界,知名度急剧上升的大师级西洋艺术家,非纽约业界的叛逆先锋—罗伯特‧劳森伯格莫属。劳森伯格的作品在艺术界具领导性地位及价值,备受藏家推崇。各个系列杰作,都是艺术家为了制作出新奇有趣、吸引人的作品,所进行不断的创作。劳森伯格在1964年维也纳双年展,以结合丝网印刷的画作成为第一位获得首奖的当代美国艺术家,更被评价为“继波洛克后,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家”。


不只在艺术朋友圈里是位迷人的角色,在获得了国际艺术舞台高度的肯定之后,更奠定了劳森伯格在艺术界的地位及影响力。然而对应得奖一事,劳森伯格立刻拜托在美国的朋友帮他销毁他所有的丝网印刷板,“我对我已经可以做到的事没有任何兴趣”,艺术家追求的是持续的创新及突破,试图以非传统的媒材、非常识地挑起你雀跃的鸡皮疙瘩。

在抽象表现主义盛行于纽约的1950年代,劳森伯格选择了反向操作,用橡皮擦擦干净了一幅抽象表现大师威廉‧德‧库宁的作品,并为这幅被擦掉的作品配框,命名为《被擦掉的德‧库宁素描》。这是前所未见的艺术制作方式,艺术家并非增加自己的笔触,而是让原画作消失,以减法创作,让人们开始讨论这张纸是否还存在艺术意义。此幅作品有一种“空”的美,或许是惋惜、或许是已消逝的美好,被如此展示而更显得弥足珍贵。正因为擦掉的是大师地位,被擦掉的素描才有其份量及话题性,也是劳森伯格对于德‧库宁所表示的敬意。除了为同一张素描赋予了另一层的意义,也再次质疑绝对原创性之于艺术品的必要性。


劳森伯格许多的作品是与圈内友人合作完成,他从不吝啬于分享新构想。“想法不是不动产”他说,“我的艺术一直是与人们的合作”。《无题(两个劳森伯格)》,是罗伯特‧劳森伯格和同为艺术家的前妻苏珊‧维尔合力完成。他们互为模特儿和创作者,拿大灯作为绘图工具、利用光线作为上色颜料,一人躺在纸上、一人控制光线,使蓝图纸在曝光之下,显出具摄影性质、具x光特色的人形剪影。劳森伯格自早年起,便试图以传统绘画之外的方式制作艺术品,探索材料、媒材之于创作的可能性,呈现出在60年后的现今,依旧看起来非常当代、具未来感的跨时代新颖创作。

《汽车轮胎印刷》的创作,是把20张白纸摊在纽约的福尔顿街上,邀请音乐家好友约翰‧凯奇驾驶他的福特爱车,在黏贴好的20张白纸上留下轮胎印;当左前车轮压上白纸,留下的是淡灰痕迹,而后沾满黑墨的左后轮压上纸,留下的胎纹是清楚如版画印刷。此方式简单的呈现了胎纹,但白纸上如乐谱一样的构图是音乐家约翰‧凯奇所表现的的音乐性,胎纹如乐谱上的音符旋律,白纸交接处拉出了如乐谱小节的时间轴。


早在磁带录音机蔚为新潮的年代,劳森伯格就在创作可感应声音的互动性装置艺术,与工程师、科学家、专家朋友们合力完成的声控装置《泥缪思》,是一缸随着现场音响声律而沸腾冒泡的的泥浆。这一套耗费工程科技专业技能的声效感应系统,在接收到声音后,将音律传送给空气压缩系统,使泥浆随着声响而冒泡舞动,呈现一种如月球表面的动态。跨领域不只是由单一艺术家即可完成的伟业,而是不同领域的专家相互配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加乘作用,如近年来以新科技构筑出炫目的互动艺术创作团队,亦是不吝于交流、以共同合作成就数位媒体的美。

罗森伯格是位特立独行、绝对能被称得上奇怪且叛逆的艺术家,但他投入大量精力在与人的交流及沟通。认为艺术和生活是分不开的,作品取材贴近生活圈,泥、车轮印、雨伞、路标……,艺术家把生活物件直接地拉进艺术品中,致力于创作出可映射日常、让世人能感同身受的艺术。自前年起先后于伦敦、纽约的巡回,集众重量级作品的《罗伯特‧劳森伯格:擦除规则》于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至三月底。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