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教堂

2010年

火药爆破 纸本

300 x 200 cm

签名下方:Nice-Church Cai Guo-Qiang 2010

附艺术家亲签名之原作保证书 编号2010.2233

预估价
5,000,000 - 7,500,000
20,243,000 - 30,364,000
644,700 - 967,100
成交价
5,520,000
22,080,000
712,258

羅芙奧香港2015春季拍卖会

061

蔡国强 (中国, 1957 年生)

尼斯—教堂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赏析:
从不可预测的灿烂朝向永恒之美

「火药画试图在创作的过程中混合、崩解和混淆可见与不可见的世界之间的距离,过去和现在对时间观念的距离,还有人与自然和人为混乱之间的距离。」 ─ 孟璐 (Alexandra Munroe) ,古根汉美术馆三星亚洲艺术资深策展人

《尼斯─教堂》系于纸面上以火药创作,宁静的构图于简单的背景中描绘出教堂及其周围的几何图形架构。 教堂建筑圆顶轮廓的构成元素,占据了画布的主要部分,清晰呈现于画面前景。本拍品采用了蔡国强惯用的象征主义手法,藉由火药的纸上爆破,让焦痕、余烬与残留火药交相映衬,若隐若现地勾勒出周遭结构,展现典型的蔡式风格。 这种不受限制、非单一视角的表现方式,突现了蔡国强的创作意图,即探索视觉表象与隐含历程之间的连结。 本件作品的构图传达了超越时空的意念,而画面左上方灰烬中透出的一抹淡黄,宛如某种光源,则又散发出纯洁丰沛的能量,令人思及照耀教堂的肃穆灯光。 弥漫消融于天际的随意线条更让画作充满了怀旧思古之幽情。

作品上的题献文字,与画作名称和签名并列,标志出特定的时空。 蔡国强特意在画作上题字,增强了作品的叙事性,既显现中国文人水墨画的传统,也呼应其艺术生涯的世界旅人角色。「我对看不见的力量和事物很有兴趣。」蔡国强观察周遭不停变换的风景,然后将其体现在作品中。 蔡国强曾于 2010 年走访地中海,参观了尼斯当地的当代美术馆 (MAMAC);具体而言,本拍品的灵感可能源自这趟旅程。画作演绎出大教堂的宁静与神秘,深浅不一的火药痕迹生动而清楚的描绘了教堂的轮廓,充满了超越时间的壮丽光辉。 约翰・凯吉、陈箴等艺术家,以及演练蔷薇十字会仪式的伊夫・克莱因等人,都曾使用烟、火和燃烧过的材质作为艺术表达的形式,将物质活化和并转换为新的型态。但蔡国强爆破艺术格外独特,既是毁灭也是创造,让爆破的能量也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作品中残留模糊的火药辉进图案,挑战了爆破力量的毁灭性,从中衍生出爆破艺术的创造性观点。 艺术即爆炸,爆炸也成为艺术。

回顾蔡国强的作品,他所质问的,乃是人类本质倾向暴力的一面,既是对于广岛长崎原爆、看似无尽的恐怖主义的响应,也是对于世界未臻永久和平的反思。 由此看来,这件作品代表了对于战争与和平二分法的轻快思索,这是蔡国强作品中亟欲处理、不可或缺的议题。 一般而言,教堂令人联想到和平,这和蔡国强对于战争中敌我截然二分的忧心,形成了有趣的并置与对照。 而以火药作为创作媒介,亦可视为为某种御敌利器的使用。 对蔡国强来说,火药可被视为战争和暴力的象征,但也是他熟悉的创作素材。1984 年起,他就尝试在油画上爆破火药,借着爆破的随机结果,将其转化为新的创作。 经由想象力的运作,火药成为艺术创作的一环。 更精确的形容则是本来用于大规模毁坏用途的火药,被转化为艺术创作的要素。

选择这样的主题并非偶然。蔡国琼森于福建省泉州市, 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1292 年,马可波罗便是由此航向威尼斯。 泉州和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相当密切,因此民风自由开放。 当地的人口组成既多元又荟萃,就连远渡重洋的阿拉伯人后裔亦曾任职于泉州官府。 更直接的关联是,泉州青翠茂密的山峦间,满布不同宗教的寺院。 这些宗教的圣殿曾是蔡国强昔日的游戏场,童年的他常在那里追思过往、遥想未来。砖墙瓦屋的低矮民居之间,抬头可见双子宝塔和清真寺拱门,荒烟蔓草间掩映铭刻阿拉伯文的石柱,让他相信在现实之外,另有神秘世界存在。 宗教和文化多元的泉州,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和本地的佛教、道教、儒教并行不悖,是蔡国强成长的思想背景。 因此,蔡国强的概念艺术同时融合宗教要素,其来有自,其中更蕴含了传统的经典价值与哲思。 教堂的形体表面上看来祥和宁静,令观者不禁开始思索过去与未来, 更对稍纵即逝的当下有所体认。

《尼斯─教堂》富含历史和文化意涵,对蔡国强来说,黑色是水墨画的墨色。 本拍品的黑白色调展现深浅不一的光影虚实,宛如中国山水画,大自然的丰富蕴含其中,其中黑色深浅的变化是如此生动多彩,观者仅需略施想象力就能体验其中变化万千的色泽与形状。 实际创作时,蔡国强会将富含纤维的纸张平铺于地,安排爆破装置的火力、不同强度的火药和纸板模型,在纸张表面创造出画面的轮廓。 然后他会将所有装置以石头固定,才开始进行爆破,引爆火药,让原先的物质燃烧后变成焦黑的灰烬,连串的爆炸依据原先规划依次进行。 这样产生的作品是浓淡不一的黑白色调,向传统的水墨画致敬。 再者,他选择使用火药,隐喻对于宇宙间强大力量的驾驭。 蔡国强将这股强大力量注入作品中,和创作材料直接对话,接受机运的安排,接受爆破随兴发挥的能量,同时捕捉了时间、过程和转化的结果。

《尼斯─教堂》渐层延伸的黑色线条就像墨水在纸面上扩散晕染。 预先排好的火药制造出线条和转折,神似传统水墨画的即兴笔触和泼洒。 蔡国强在画作中融入象征元素,应用拓朴学和中国传统山水画,成功拓展了作品的视野。 蔡国强的艺术旅程之所以如此展开,或可归因于其持续不懈在火柴盒上绘制风景画的父亲。其中某些火柴盒的图样自成一幅风景,此外也有好几个火柴盒拼凑成整幅画的情况。 蔡国强的父亲告诉他,火柴盒上画的是他的家乡。 后来蔡国强拜访了父亲的故乡,才发现父亲的画并非故乡景致的忠实复制。 事实上,那还包含了个人的想象,或者更具体地说,实为爱国主义和思乡情怀的体现。 透过中国艺术眼光的诗意诠释,他把浩瀚的世界浓缩在火柴盒的方寸之间, 其中蕴藏了他丰富的情思和内在世界辽阔的观想。 同样的,《尼斯─教堂》既捕捉了珍贵的瞬间,也是蔡国强的回忆片段,不仅诗意浪漫,至深处更埋藏着凌云壮志。

蔡国强为了创作而数度落脚世界各国,强化了自己身为世界公民的自觉。 1981 年他到上海研习舞台设计,接触到剧场实务,启发了他对崭新艺术思维的想象。 这段期间蔡国强了解到,艺术作品并非只是响应人性的单纯影像呈现,也可以透过各种不同创作途径来表达。 蔡国强后来旅居日本,接触并体验了当时后物派艺术的文化氛围。 蔡国强独特的生命轨迹和其变动不居的创作精神正相呼应。 他成长于中国的动乱时期,1980 年代中期移居日本,1990 年代中期前往纽约,并在当地创作许多火药画的爆破计划草图,传达其创作意念。 这种种的体验与历练,使得蔡国强对于移民、全球化和跨文化政治等议题都有深入的体认。 蔡国强的作品中经常呈现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和关注,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观赏者不只欣赏作品,更必须思索其中丰富的人文意涵。本拍品的表达、情感与知性均臻至成熟阶段。 它是蔡国强精熟驾驭火药爆破画技巧的里程碑,在技术和视觉效果上均属大师之作。 蔡国强的独特艺术手法在本拍品中有精熟的展现,自其艺术生涯开展以来,在不同时空中也已多次有力的演绎。 《尼斯─教堂》充满驳杂的、超越历史的、稍纵即逝的特色,超越了文化的藩篱,在这个疆界消解的时代里,堪称终极创作力量的根源。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