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盘仙人掌静物

1977年

彩墨 纸本

68 x 68 cm

签名左下:林风眠

钤印左下:林风瞑印

预估价
8,500,000 - 12,000,000
2,000,000 - 2,824,000
259,900 - 367,000
成交价
11,400,000
2,746,988
354,478

羅芙奧台北2009秋季拍卖会

101

林风眠 (中国, 1900 - 1991)

鱼盘仙人掌静物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来源:


三槐堂收藏,香港

图录:


朱朴编著,《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林风眠》,学林出版社,上海,1988,黑白图版,编号121(原画题为《静物》)

周卫明编,《艺苑掇英第七十二期:三槐堂藏现代书画专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2004,彩色图版,编号20,页13

赏析:

林风眠一生的绘画题材以风景、戏剧人物、仕女、花鸟、静物为主,其中静物画的留世数量较少,然其绘画形式却是林风眠最率性的表现,有人称之为林风眠「最洋派」的创作。虽然古埃及墓穴、古希腊艺术曾出现以宗教或寓言形式存在的静物图画,然而「静物画」在西方艺术史中仍属于一项新的绘画门类,17世纪时才确立,经过荷兰画家的努力,19世纪中期产生变革,后来在19世纪末的印象派、象征主义,以及20世纪的野兽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推波助澜下后,静物画异彩纷呈。而中国美术里静物画的类别也不显著,中国绘画传统比较重视山水,所谓静物画通常归类于花鸟画范畴,描写花卉虫草鸟兽等自然景物;西方静物画讲求对象物的写实描写,对象物未必是活的,死去的禽鸟鱼兽也是画家描绘的对象,中西观念大不相同。


身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美术教育家,林风眠受到西方艺术的启迪甚早。1919年他以勤工俭学名义,先后留学法国、德国,在欧洲生活六年之久。他曾进入迪戎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 arts de Dijon)学习,受到院长杨西斯(Ovid Yencesse, 1869-1947)的鼓励与赏识。后来又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柯蒙(Ecole des Beaux-Arts de Paris, l'atelier de Cormon)的画室,学习写实的技巧。杨西斯则建议他要多方扩展所学,尤其是中国民族艺术的研究,因此林风眠旅法期间跑遍各大博物馆,最常流连的是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Musée Guimet)与陶瓷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de la Céramique)。20世纪西方现代大师如马蒂斯(Matisse)等都在吸收和借鑑东方艺术,而林风眠身为中国人,尤其体认民族艺术之可贵,曾为欧洲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的雕刻、工艺品、绘画,对他后来的艺术产生深刻的影响。而游学柏林期间接触北欧表现主义,亦丰富其油画创作形式。


创作于1977年左右的《鱼盘仙人掌静物》作品,结合静物画与戏剧人物两大主题,融入中国民间艺术与西方立体主义的风格,采方形布局,方中有圆,乃是林风眠绘画格体的显现。此画全以毛笔画就,笔法精练,色彩鲜豔,构图丰富,为林风眠静物画的经典特色。墨色氲染的全黑背景,挪借中国历史悠久的工艺美学—漆画特质,造型采用平面化,布局讲究均衡。窗幔的图案斑斓,带有野兽派的近东遗风,借其位置暗示出画面空间,既写意又现代感十足。


左方的戏剧人物,采用多重三角形的组合,有如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用以描绘仕女的衣饰,连仕女的鼻、颈项都呈现三角形,而人物在黑色背景中呈现有如皮影戏的造型趣味。根据文献照片,林风眠上海时期南昌路的住所,墙上曾贴有类似的戏剧人物造型图片,他特别将此戏剧融入到此幅静物画中。右方的仙人掌比例刻意夸大,丰盛的新绿恣意绽放,圆形的造型则与左方的三角造型戏偶形成对话,同时也呼应了画面中下方的黑白鱼盘。盘子是圆形,盘脚却是呈三角形,即使双鱼的造型也采圆形与三角并用,形成既冲突又平衡的趣味。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林风眠采取仕女、鱼盘、仙人掌静物等元素、类似构图的画作共有两幅,一幅出现在1979年雄狮美术图书公司出版、席德进撰写《改革中国画的先驱者—林风眠》一书第75页,画题为《静物》(尺寸不明),仕女的纹饰与盘子形状略有不同,两幅画应为同时期姊妹作。而另一幅就是此次的拍品《鱼盘仙人掌静物》,知名林风眠收藏家香港三槐堂主人收藏多年,其图片曾刊印于1988年吕蒙写序、朱朴编著的《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林风眠》一书,图版编号121,书中的画题也是取名为《静物》。吕蒙也是画家出身,与林风眠是莫逆知交,曾担任上海林风眠艺术研究会的首任会长,多次为林风眠画集出版作序,而朱朴则是曾担任副会长。该书收录的图版数量不多,《鱼盘仙人掌静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