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盤仙人掌靜物

1977年

彩墨 紙本

68 x 68 cm

簽名左下:林風眠

鈐印左下:林風瞑印

預估價
8,500,000 - 12,000,000
2,000,000 - 2,824,000
259,900 - 367,000
成交價
11,400,000
2,746,988
354,478

羅芙奧台北2009秋季拍賣會

101

林風眠 (中國, 1900 - 1991)

魚盤仙人掌靜物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來源:


三槐堂收藏,香港

圖錄:


朱樸編著,《現代美術家畫論.作品.生平—林風眠》,學林出版社,上海,1988,黑白圖版,編號121(原畫題為《靜物》)

周衛明編,《藝苑掇英第七十二期:三槐堂藏現代書畫專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2004,彩色圖版,編號20,頁13

賞析:

林風眠一生的繪畫題材以風景、戲劇人物、仕女、花鳥、靜物為主,其中靜物畫的留世數量較少,然其繪畫形式卻是林風眠最率性的表現,有人稱之為林風眠「最洋派」的創作。雖然古埃及墓穴、古希臘藝術曾出現以宗教或寓言形式存在的靜物圖畫,然而「靜物畫」在西方藝術史中仍屬於一項新的繪畫門類,17世紀時才確立,經過荷蘭畫家的努力,19世紀中期產生變革,後來在19世紀末的印象派、象徵主義,以及20世紀的野獸派、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等流派的推波助瀾下後,靜物畫異彩紛呈。而中國美術裡靜物畫的類別也不顯著,中國繪畫傳統比較重視山水,所謂靜物畫通常歸類於花鳥畫範疇,描寫花卉蟲草鳥獸等自然景物;西方靜物畫講求對象物的寫實描寫,對象物未必是活的,死去的禽鳥魚獸也是畫家描繪的對象,中西觀念大不相同。


身為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美術教育家,林風眠受到西方藝術的啟迪甚早。1919年他以勤工儉學名義,先後留學法國、德國,在歐洲生活六年之久。他曾進入迪戎美術學院(Ecole des beaux arts de Dijon)學習,受到院長楊西斯(Ovid Yencesse, 1869-1947)的鼓勵與賞識。後來又進入巴黎高等美術學院柯蒙(Ecole des Beaux-Arts de Paris, l'atelier de Cormon)的畫室,學習寫實的技巧。楊西斯則建議他要多方擴展所學,尤其是中國民族藝術的研究,因此林風眠旅法期間跑遍各大博物館,最常流連的是巴黎東方藝術博物館(Musée Guimet)與陶瓷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 la Céramique)。20世紀西方現代大師如馬蒂斯(Matisse)等都在吸收和借鑑東方藝術,而林風眠身為中國人,尤其體認民族藝術之可貴,曾為歐洲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的雕刻、工藝品、繪畫,對他後來的藝術產生深刻的影響。而遊學柏林期間接觸北歐表現主義,亦豐富其油畫創作形式。


創作於1977年左右的《魚盤仙人掌靜物》作品,結合靜物畫與戲劇人物兩大主題,融入中國民間藝術與西方立體主義的風格,採方形佈局,方中有圓,乃是林風眠繪畫格體的顯現。此畫全以毛筆畫就,筆法精練,色彩鮮豔,構圖豐富,為林風眠靜物畫的經典特色。墨色氳染的全黑背景,挪借中國歷史悠久的工藝美學—漆畫特質,造型採用平面化,佈局講究均衡。窗幔的圖案斑斕,帶有野獸派的近東遺風,藉其位置暗示出畫面空間,既寫意又現代感十足。


左方的戲劇人物,採用多重三角形的組合,有如民間剪紙藝術的造型用以描繪仕女的衣飾,連仕女的鼻、頸項都呈現三角形,而人物在黑色背景中呈現有如皮影戲的造型趣味。根據文獻照片,林風眠上海時期南昌路的住所,牆上曾貼有類似的戲劇人物造型圖片,他特別將此戲劇融入到此幅靜物畫中。右方的仙人掌比例刻意誇大,豐盛的新綠恣意綻放,圓形的造型則與左方的三角造型戲偶形成對話,同時也呼應了畫面中下方的黑白魚盤。盤子是圓形,盤腳卻是呈三角形,即使雙魚的造型也採圓形與三角並用,形成既衝突又平衡的趣味。


根據現有的文獻資料,林風眠採取仕女、魚盤、仙人掌靜物等元素、類似構圖的畫作共有兩幅,一幅出現在1979年雄獅美術圖書公司出版、席德進撰寫《改革中國畫的先驅者—林風眠》一書第75頁,畫題為《靜物》(尺寸不明),仕女的紋飾與盤子形狀略有不同,兩幅畫應為同時期姊妹作。而另一幅就是此次的拍品《魚盤仙人掌靜物》,知名林風眠收藏家香港三槐堂主人收藏多年,其圖片曾刊印於1988年呂蒙寫序、朱樸編著的《現代美術家畫論.作品.生平—林風眠》一書,圖版編號121,書中的畫題也是取名為《靜物》。呂蒙也是畫家出身,與林風眠是莫逆知交,曾擔任上海林風眠藝術研究會的首任會長,多次為林風眠畫集出版作序,而朱樸則是曾擔任副會長。該書收錄的圖版數量不多,《魚盤仙人掌靜物》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