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

1948年

油彩 画布

80 x 100 cm

签名左下:继春

预估价
14,500,000 - 18,500,000
467,700 - 596,800
成交价
14,210,000
459,128

羅芙奧台北2005春季拍卖会

024

廖继春 (台湾, 1902 - 1976)

鲤鱼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图录:


《廖继春画集》,国泰美术馆,台北,1981年3月出版,彩色图版,页19

林惺嶽,《台湾美术全集4:廖继春》,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2年7月出版,彩色图版,页50

李钦贤,《色彩·和谐·廖继春》,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7年11月出版,彩色图版,编号6-5,页77

附陈景容开立之原作保证书


赏析:
廖继春是台湾前辈艺术家倍受赞誉的一位,他潜心于绘艺,作育英才无数,观念最为先进创新。1924年廖继春进入东京美术学校图画师范科,在同窗好友陈澄波的激励之下,1928、1931年分别荣获入选日本第九回与第十二回的帝国美术院展览会(简称"帝展")。早期描写南国热带风光的图画,已融入了印象派与野兽派的风格,大胆的色调支配着他的画面。此后,"色彩"俨然成为廖继春毕生的最大特色。

1930、1940年代廖继春已累积了可观的绘画经历,创作成就斐然。由于要参加每年的"帝展"、"府展"、"台展"及"台阳展"等,作画益加谨慎认真,因此作品的数量反而稀少。1947年,廖继春的知己陈澄波和长辈在二二八事变中牺牲,造成他内心极大的冲击。这段哀痛逾恒的期间,根据画家家人的描述,他不眠不食,连平日不离手的画笔也有一段时间不再碰触。

艺评家林惺岳对于此时的创作有如是的描写:"在仅图温饱的凄凉水平上,又遭到知己的良友与长辈的猝然逝去,使善良而敏感的廖继春,陷入悲伤的低潮,在这个黯淡的时期,他的写生空间也告收缩。画面不再展现野外旷荡的视野,而是室内及家居庭园的幽幽场景,从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五三之间所留下的作品以及图片数据──〈百合花〉、〈鲤鱼〉、〈荷花〉、〈窗外〉、〈火灾〉、〈窗边女孩〉、〈姊弟〉、〈二个女孩〉、〈室内〉、〈安平风景〉、〈少妇〉、〈裸女〉 等等可以看出廖继春一生最蛰伏时期的创作征象。"(林惺岳,〈跨越时代鸿沟的彩虹──论廖继春的生涯及艺术〉,《台湾美术全集四!廖继春》,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2,页25)

1940-50年代开始,廖继春进入有独特风格的野兽派画风 ,战争结束后,新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带来变化,西潮思想冲击着新的世代,旧有的传统及权威开始松动。艺术家们筹组画会、举办展览,在画坛面临新旧冲突之际,廖继春的绘画也酝酿新的转折,以色彩为主导,渐渐加入抽象的元素。因此,这段沉淀期的创作益发洗炼沉稳。

《鲤鱼》一作完成于1948年,采取较暗的色调 ,表现荷叶倒影间鲤鱼遨游的情景 。这幅画作与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的《荷花》(又称《莲花》)为同一年作品,《荷花》描写波光粼粼里荷花、荷叶的姿态,而《鲤鱼》的画面里,花叶退为配角,富有动感的鲤鱼成为主要描写的对象。在两幅作品中,《鲤鱼》的尺幅较大,一直被悬挂在画家的画室内,与第十二回帝展的《有椰子树的风景》相邻。可见得,这幅画在艺术家的心里具有相当的份量。

廖继春的学生、知名画家陈景容对于作品《鲤鱼》有深刻的印象,他曾经写道:"民国四十一年,我考上师大之后,到老师当时所住的云和街画室参观时,在墙壁上便挂了这幅画鲤鱼的作品。当时觉得在老师明亮色彩的作品中,这幅画的色调显得较为阴暗,可是却有一股引人的魅力。后来仔细一想,这阴暗的池水,是为岸上柳树的倒影,画面上端有一道水光的反映。在池水中,有十来条鲤鱼悠闲地浮游着。为了衬托鲤鱼的红色,便利用了池水中的树影,有些在深处的鲤鱼只淡淡地画上一笔,更能显出鱼在水深处的感觉;在画面上,鱼群形成一种S型,显得十分生动,而水上几片荷叶又显得如此之静。左下端有一朵半开的荷花。" (参阅《廖继春画集》,国泰美术馆,台北1981年3月,页191)

根据陈景容的回忆,"......云和街的画室非常小,大约八个榻榻米大的日式房子,正面挂着入选帝展的《三棵椰子树》(即《有椰子树的风景》),左侧的墙壁就挂着这幅《鲤鱼》。我至今仍十分喜欢这两幅作品,老师也一直挂在那里,直到搬到和平东路的新家......。"

艺术家珍藏《鲤鱼》十多年,后来被国泰美术馆的蔡辰南先生购藏,并收录在国泰美术馆出版的《廖继春画集》里。前台湾省教育厅副厅长赖顺生及夫人一度拥有此画,曾邀请陈景容看画,并为这幅画写了上述的鉴赏短文。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