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人物—西廂記

1970 - 1980年

彩墨 紙本

35 x 35 cm

簽名右下:林風眠

鈐印右下:林風眠印

預估價
950,000 - 1,500,000
3,895,000 - 6,150,000
126,700 - 200,000
成交價
1,020,000
3,923,077
131,443

羅芙奧香港2010秋季拍賣會

021

林風眠 (中國, 1900 - 1991)

戲曲人物—西廂記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來源:


香港三槐堂收藏

圖錄:


朱樸編著,《現代美術家畫論、作品、生平—林風眠》,學林出版社,上海,1988年3月,黑白圖版,編號106(原題《鶯鶯和她的使女》,尺寸誤植)

周衛明編,《藝苑掇英第七十二期:三槐堂藏現代書畫專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2004,彩色圖版,編號26,頁17(畫題《戲曲人物圖》)

鄭重,《林風眠傳》,東方出版中心,上海,2008,黑白圖版,頁307

賞析:

林風眠的繪畫透露其中西兼備的文化養成,二十世紀初期他投身美術教育,引進西方藝術思潮,並親身實踐與創作不懈,將西方色彩、光線感與現代結構帶入中國畫之中。「戲曲人物」是林風眠一生中別具個人風格的創作主題之一。1951年前後,當時寓居上海的林風眠受同齡畫友關良的影響,著迷古典戲曲表演,舉凡京戲、崑曲、紹興戲,或者電影,他都樂於觀賞。


他曾說道:「我喜歡看電影和各種戲劇,不管演得好壞,只要有形象、有動作、有變化、對我總是有趣的。」林風眠所著迷的並非戲曲故事本身,也非演員的表演風格,或樂曲的吟唱。看戲的目的乃是為了看動作,為了「畫戲」,為了形式的探索,而非再現舞台的華美。


從1950年代初期開始,林風眠陸續創作京戲人物畫。此階段大膽嘗試戲曲人物題材,對林風眠一生的藝術探索至關重要,不僅豐富他原有的繪畫語言,更使得林風眠成為改革中國畫先驅的重要例證。儘管1940年代他就曾經畫過戲曲人物,但當時側重於描寫人物的形神,講求寫意形式,其實比較接近傳統的畫法,尚未完全成熟。不過,1950年代的戲曲人物則有了顯著的不同,借鑑西方現代藝術的精華,尤其是立體主義的幾何形構,兼容中國傳統皮影戲的造型特色,令人連想起創作《亞維儂少女》時期的畢卡索。


二十世紀初期,從西班牙遷居法國的畢卡索,期許從傳統束縛掙脫開來,借鑑塞尚的現代繪畫觀念,以及非洲面具造型,創作出立體派的原型。此階段的林風眠呼應了畢卡索當年的探索,從立體主義靈感發想,融入中國民間皮影戲的人物造型趣味,轉化出豐富多變的藝術形式。


1951年林風眠寫給學生的一封信中提過:「像畢卡索有時解決物體,都折疊在一個平面上一樣。我用一種方法,就是看了舊戲之後,一場一場的故事人物,折疊在畫面上,我的目的不是求物、人的體積感,而是求綜合的連續感,這樣畫起來並不難看,我決定繼續下去。」他所提到的對象物在空間中表現時間性,此乃立體主義所欲追求的目標。林風眠與學生談論傳統戲曲的同時,也經常談及西方現代藝術,繪畫戲曲人物,形成一個鏈接,藉此串連出更新穎多元的藝術形式。


林風眠於二十世紀中葉成功探索的戲曲人物主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四舊的思想箝制與控制下,幾乎不再出現。一直到1977年末他遷居香港之後,才重拾戲曲人物的題材。本件精緻拍品《戲曲人物—西廂記》即是香港時期的作品,完成時間大約介於1970年代末與1980年代初期之間。


與上海時期借鑑立體主義的實驗性有所不同,香港時期的戲曲人物,多呈現出畫家對人生的感悟,抒發其精神與情感。除了仍採取立體主義的幾何形構之外,也融入民間剪紙、皮影戲等形式與線條元素,平面化的結構,裝飾性的造型,色彩則採取平塗作法。畫中兩位西廂記角色的姿態,以數個三角形組合來表現,線條勾勒衣裳紋飾,用色青春活潑,傳達西廂記裡唯美浪漫的情懷。角色的個性在彼此互動的簡潔形式得到巧妙的暗示,女主角崔鶯鶯與侍婢紅娘的五官畫法,則呈現林風眠特有的仕女畫的造型特色。


《戲曲人物—西廂記》出自香港知名收藏家三槐堂多年珍藏,曾收錄於1988年朱樸編著的《現代美術家畫論、作品、生平—林風眠》等數本畫家專論書籍。儘管尺幅不大,《戲曲人物—西廂記》為林風眠香港時期重要的戲曲人物主題代表作。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