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人物—西厢记

1970 - 1980年

彩墨 纸本

35 x 35 cm

签名右下:林风眠

钤印右下:林风眠印

预估价
950,000 - 1,500,000
3,895,000 - 6,150,000
126,700 - 200,000
成交价
1,020,000
3,923,077
131,443

羅芙奧香港2010秋季拍卖会

021

林风眠 (中国, 1900 - 1991)

戏曲人物—西厢记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来源:


香港三槐堂收藏

图录:


朱朴编著,《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林风眠》,学林出版社,上海,1988年3月,黑白图版,编号106(原题《莺莺和她的使女》,尺寸误植)

周卫明编,《艺苑掇英第七十二期:三槐堂藏现代书画专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2004,彩色图版,编号26,页17(画题《戏曲人物图》)

郑重,《林风眠传》,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8,黑白图版,页307

赏析:

林风眠的绘画透露其中西兼备的文化养成,二十世纪初期他投身美术教育,引进西方艺术思潮,并亲身实践与创作不懈,将西方色彩、光线感与现代结构带入中国画之中。「戏曲人物」是林风眠一生中别具个人风格的创作主题之一。1951年前后,当时寓居上海的林风眠受同龄画友关良的影响,著迷古典戏曲表演,举凡京戏、崑曲、绍兴戏,或者电影,他都乐于观赏。


他曾说道:「我喜欢看电影和各种戏剧,不管演得好坏,只要有形象、有动作、有变化、对我总是有趣的。」林风眠所著迷的并非戏曲故事本身,也非演员的表演风格,或乐曲的吟唱。看戏的目的乃是为了看动作,为了「画戏」,为了形式的探索,而非再现舞台的华美。


从1950年代初期开始,林风眠陆续创作京戏人物画。此阶段大胆尝试戏曲人物题材,对林风眠一生的艺术探索至关重要,不仅丰富他原有的绘画语言,更使得林风眠成为改革中国画先驱的重要例证。尽管1940年代他就曾经画过戏曲人物,但当时侧重于描写人物的形神,讲求写意形式,其实比较接近传统的画法,尚未完全成熟。不过,1950年代的戏曲人物则有了显著的不同,借鑑西方现代艺术的精华,尤其是立体主义的几何形构,兼容中国传统皮影戏的造型特色,令人连想起创作《亚维侬少女》时期的毕卡索。


二十世纪初期,从西班牙迁居法国的毕卡索,期许从传统束缚挣脱开来,借鑑塞尚的现代绘画观念,以及非洲面具造型,创作出立体派的原型。此阶段的林风眠呼应了毕卡索当年的探索,从立体主义灵感发想,融入中国民间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趣味,转化出丰富多变的艺术形式。


1951年林风眠写给学生的一封信中提过:「像毕卡索有时解决物体,都折叠在一个平面上一样。我用一种方法,就是看了旧戏之后,一场一场的故事人物,折叠在画面上,我的目的不是求物、人的体积感,而是求综合的连续感,这样画起来并不难看,我决定继续下去。」他所提到的对象物在空间中表现时间性,此乃立体主义所欲追求的目标。林风眠与学生谈论传统戏曲的同时,也经常谈及西方现代艺术,绘画戏曲人物,形成一个链接,借此串连出更新颖多元的艺术形式。


林风眠于二十世纪中叶成功探索的戏曲人物主题,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的思想箝制与控制下,几乎不再出现。一直到1977年末他迁居香港之后,才重拾戏曲人物的题材。本件精致拍品《戏曲人物—西厢记》即是香港时期的作品,完成时间大约介于1970年代末与1980年代初期之间。


与上海时期借鑑立体主义的实验性有所不同,香港时期的戏曲人物,多呈现出画家对人生的感悟,抒发其精神与情感。除了仍采取立体主义的几何形构之外,也融入民间剪纸、皮影戏等形式与线条元素,平面化的结构,装饰性的造型,色彩则采取平涂作法。画中两位西厢记角色的姿态,以数个三角形组合来表现,线条勾勒衣裳纹饰,用色青春活泼,传达西厢记里唯美浪漫的情怀。角色的个性在彼此互动的简洁形式得到巧妙的暗示,女主角崔莺莺与侍婢红娘的五官画法,则呈现林风眠特有的仕女画的造型特色。


《戏曲人物—西厢记》出自香港知名收藏家三槐堂多年珍藏,曾收录于1988年朱朴编著的《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林风眠》等数本画家专论书籍。尽管尺幅不大,《戏曲人物—西厢记》为林风眠香港时期重要的戏曲人物主题代表作。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