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草系列

2007年

油彩 畫布

70.5 x 200 cm

簽名右下:曾梵志 Zeng Fanzhi 2007

預估價
3,400,000 - 5,000,000
13,940,000 - 20,500,000
435,900 - 641,000
成交價
3,840,000
14,769,231
492,940

羅芙奧香港2011秋季拍賣會

068

曾梵志 (中國, 1964 年生)

亂草系列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賞析:

曾梵志已躋身成為最具才華、最受尊敬和最著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他和張曉剛、岳敏君以及劉小東等人常常競相創造中國當代藝術拍賣的最高價格。曾梵志獨特的個人主義畫風和張曉剛、岳敏君、王廣義和蔡國強的標誌性作品一樣廣受讚譽。但其他畫家的成名大多因為某個特殊的主題、主旨、象徵或技法,而曾梵志則是靠他眾多主題和概念的全部作品和油畫筆法,特別是亂草畫法的運用。


曾梵志1964年生於湖北武漢,1993年移居北京。來到北京之前他的創新精神和獨特魅力已經使他在中國當代藝術界佔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在海內外所有主要的新興當代集體畫展中亮相,並很快在國內外開辦了眾多個人畫展。1992年他的作品參加了在廣州舉辦的「90年代中國藝術雙年展」,1994年參加了中國美術館舉辦的「藝術批評家推薦作品展」。在1993至1994年間,參加了在倫敦瑪勃洛畫廊舉辦的「中國新藝術」大展。曾梵志數次參展,藉此向全世界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聲音,宣佈了一顆前途無量的藝術新星在冉冉升起。1995年他的作品參加了在德國漢堡國際前衛文化中心舉辦的「從國家意識形態出走—中國新藝術」展,同年在西班牙巴賽隆納聖莫妮卡藝術中心參加「1979年以來中國前衛藝術展」。1996年他的畫作在國內外眾多展覽上展出,包括在中國美術館和香港藝術中心舉辦的「首屆中國藝術學術邀請展」、在德國波昂藝術館參加「中國!」巡迴展。曾梵志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佔有核心地位,在幾乎所有主要的中國當代美術展上都有其作品出現。最近的展覽是2011年在義大利格拉西宮舉辦的「世界屬於你」展覽。


1990年曾梵志在家鄉武漢湖北美院校內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1995年在香港漢雅軒畫廊舉辦了「面具之後」曾梵志油畫個展。1998年在上海香格納畫廊開辦了「曾梵志:面具系列」畫展,並在北京中央工藝美院舉辦了「1993至1998曾梵志作品展」。曾梵志最早的個人畫展是2004年在韓國阿特塞帝畫廊舉辦的以「摘掉面具」為主題的個人畫展,以及在新加坡斯民藝苑舉辦的主題為「面」的畫展。此後在紐約、倫敦、巴賽隆納、巴黎以及中國的大城市都陸續舉辦了畫展。2010年曾梵志的作品在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的外國藝術國家畫廊展出,成為第一個在前東歐集團國家開辦個人畫展的中國畫家。


在陌生而令人畏懼的世界裡的異化、疏離、孤寂,這是曾梵志眾多作品的主題之一。在中國當代藝術家中,曾梵志的個人主義風格獨樹一幟,他把內心最深層的情感和創造力傾訴在畫布空間內。曾梵志和很多常常選擇政治波普或憤世嫉俗的現實主義畫風的當代畫家不同,這些畫家著眼於當今中國社會,而曾梵志總是把目光聚焦在充滿威脅和恐懼的世界中,體現個體和自身的心理和焦慮。中國傳統藝術的具象表現主義關注自然和萬物,幾乎不以個體作為主要的表現對象,幾乎沒有肖像畫的歷史,因此曾梵志對人類個體的心理、情感和心靈狀態的關注在中國繪畫歷史上更顯特別。


曾梵志於1960至1970年代在湖北武漢度過童年,當時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而他性格敏感,深受當時社會混亂和不合理的影響,所見所聞讓他的心靈深受傷害,這段生活也為他今後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很多主題思想。他最具代表性的「面具系列」也源自那一時期,當時很多人為了自保必須掩蓋真實的自我。曾梵志當時是個普通學生,也因此收到迫害,甚至一度被逐出中學課堂。他所經歷的疏離感在他的藝術創作中隨處可見,但曾梵志也是個頑強的青年人,他不曾佩戴傳統的紅領巾,這也進一步加重了他的焦慮和疏離感。他在藝術上的天賦最終讓他在1980年代用畫筆實現了他所有未能實現的夢想,包括成功、成就、收入和尊敬,但唯一不能彌補是他童年的經歷。


進入湖北美術學院學習後,曾梵志馬上被德國表現主義所吸引,在這裡的學習對他的作品和繪畫技巧造成了終生的影響。他吸納了這一重要的歐洲藝術運動的技法和色彩為己所用,找到了表達自己最深層感受和體驗的方法。曾梵志的創作總是一種情感的體驗,他對自己的作品是這樣評價的:「我是別無選擇,因為我就是喜歡畫畫。我的作品只是我擅長的表達方式,是表達我的生活的最好方式。我的創作道路一開始就這樣,到現在還是怎麼畫快樂就怎麼畫。」他最早的兩個系列作品「協和醫院」和「肉」就源自他童年的經歷,但卻是表現主義讓他獲得了處理這樣驚心動魄的主觀體驗的方法,通過扭曲和強烈的肉質顏色的使用,在畫布上再現心靈的騷動。


移居北京後曾梵志創作了「面具系列」,他也因成為當代最著名的畫家。表現世故的都市人的肖像作品中,人物都戴著面具,把真實的自我掩蓋在虛無和令人生厭的生活背後。在1990年代末曾梵志創作了「人物系列」,人物懸浮於空洞的空間,表情扭曲,表現出曾梵志的個人情感。緊接著他又創作了「肖像系列」。曾梵志對於他的這一連串創作表示:「有時候變化是下意識的。我從沒有對外說過我會改變自己。實際上我一直在用自己的思想作畫,所以已經畫過的,我便不會重複。


這幅佳作出自曾梵志近期創作的「亂草系列」。灰暗的山坡上層層疊疊色調灰暗的野草在畫布上狂亂地伸展著生命,整個場景似乎充滿了野草的激情與活力,具有極大的視覺張力。開始時,表面的扭曲和緊張感讓觀者難以進入景色,但很快就會感受到畫面所表現出的作者的內在心理。圓形的山令人想到大腦,而強有力的亂草則表達了內心愈加深刻的騷動,正像混亂的心靈中悸動和迸發的思想。畫面以黑色和灰色為主,但並沒有顯示出完全的絕望感,相反卻蘊含著希望和救贖的可能性。亂草中夾雜的藍色、綠色和紅色的線條似乎喻示積極的思想在打破混亂無序的心靈。山和亂草被日落天空的白光包圍,曾梵志在他生活的這個時期似乎要說明儘管內心世界存在陰暗和不祥,外面的世界卻並非那麼令人恐懼。


曾梵志使用自由流暢和下意識的的亂草畫法在畫布上傾瀉心緒和情感,增添了作品的力度和感情。他同一只手拿兩支筆,就像操持一雙筷子,一支處於三個手指的牢牢掌控之下,而另一支則夾在另外兩個手指之間,幾乎處於失控狀態,只是隨著第一支筆運動,從而畫出預料之外的痕跡和線條,創造出混亂狂放的筆觸。第一支筆受理性控制,第二支筆則如同狂野和無意識律動的情緒,作者就這樣創作出體現心靈狀態的抽象風景畫。


曾梵志的筆法創造出融合了邏輯性和無理性的新的表現主義語言,正像兩支畫筆同在一隻手中一樣,邏輯的思想和下意識的直覺情緒化思想並行。線條力度直透畫布,表現出亂草的混亂特性,令觀者嘆為觀止,更讓人聯想到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抽象表現技法。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