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53—茶色與黑色的構圖

1953年

油彩 畫布

89.3 x 117 cm

簽名右下:無極ZAO
簽名畫背:ZAO Wou-ki V-VI 53 composition bistre, noire

預估價
16,000,000 - 20,000,000
60,800,000 - 76,000,000
2,051,300 - 2,564,100
成交價
17,440,000
64,592,593
2,250,323

羅芙奧香港2012秋季拍賣會

524

趙無極 (華裔法籍, 1920 - 2013)

05.06.53—茶色與黑色的構圖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來源:
皮耶畫廊,巴黎,法國
路易.E.康先生夫人收藏,美國
美商私募基金收藏,美國
展覽:
「趙無極版畫展」,辛辛那提美術館,辛辛那提,美國,展期自1954年11月22日至1955年1月4日,編號69
圖錄:
《趙無極版畫展》,辛辛那提美術館出版,辛辛那提,1954,頁12
附藝術家工作室開立之原作保證書

賞析:
皮耶.洛布 (Pierre Loeb) 是活躍於二十世紀歐美藝壇的藝術經紀人,1924年在巴黎創辦了「皮耶畫廊」(Galerie Pierre)。同年即吸引當時最前衛的畢卡索 (Pablo Picasso)、米羅 (Joan Miró)、超現實主義畫家如克利 (Paul Klee)、曼.雷 (May Ray)、恩斯特 (Max Ernst) 等在他的畫廊發表展覽,後來他也為布拉克 (Georges Braque)、夏卡爾 (Marc Chagall)、杜菲 (Raoul Dufy)、阿普 (Jean Arp) 等藝術家舉辦展覽。1930年代時,皮耶‧洛布與巴爾杜斯 (Balthus)、布羅納 (Victor Brauner)、畢卡索、康丁斯基 (Kandinsky) 都有合作關係。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也為傑克梅第 (Giacometti)、亞陶 (Antonin Artaud)、李歐佩樂 (Jean-Paul Riopelle)、馬修 (Georges Mathieu) 與趙無極等人舉辦畫展。趙無極曾在自傳裡提及,1949年之前所有大畫家都在皮耶.洛布的畫廊展過畫,在當時的藝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透過詩人亨利.米修 (Henri Michaux) 的推薦,1951年皮耶.洛布到趙無極畫室看畫,原本對中國畫家有成見的他立即受到吸引,提議開畫展並簽署合約,兩人的經紀代理關係維繫到1957年。趙無極能在巴黎一流畫廊發表展覽,在百花爭鳴的歐洲畫壇建立個人風格,並非偶然可成。亨利.米修當然是他的知音,更因有皮耶.洛布的支持,進而獲得收藏家的欣賞,認識藝術家結交摯友,使其從具象繪畫順利過渡至抽象藝術,獲致成功。根據趙無極工作室 (Archives Zao Wou-ki) 的資料,本次拍品《05.06.53─茶色與黑色的構圖》最初的來源即出自巴黎的皮耶畫廊。

1951-1952年間,趙無極受到克利繪畫的啟示,感受其輕盈無比的無限詩意。克利曾受過東方書藝的影響,他的精巧繪畫引導著趙無極,找回那原本已然熟悉的表現方法,進入西方的抽象世界。於是,透過線條符號的使用,趙無極改變了西方觀眾的透視法則,採用中國山水畫裡的多重透視,將具象的人物、動物、靜物、山脈、建築物等符號,融合在作品之中。加上之前歐洲旅行途中,教堂建築、宗教壁畫,幫助了趙無極以平面透視處理空間以及人物的佈局。從1953年開始,趙無極畫中的符號變得抽象,有些甚至神秘難辨,朝向人類初始文明的文字符號,書畫之源的甲骨象形文字,探索其背後的巨大精神力量。

創作於1953年的作品《05.06.53 ─茶色與黑色的構圖》,為一幅充滿生命躍動力的圖畫,以幾近單色畫的形式,對比出歡愉躁動的氣氛。圖畫中描繪的形體簡約成刺繡般的線條,隱約看出遠方的山、一輪明月,以及人群奔馳的意象,茶褐色深處浮現古老教堂廣場的莊嚴意象,舞動著墨黑線條,開展出疏密有致、多重時空的趣味。在諸多1950年代的畫作裡,《05.06.53─茶色與黑色的構圖》的抽象創新意涵極為難得。

在具象與抽象的繪畫轉折階段,趙無極回憶這段過程:「靜物、花、動物都消失了,我努力以符號來表現想像,畫在幾乎是單色調的底上。」這段過程充滿掙扎,卻也是藝術家最寶貴的創新萌發時期。「然後,慢慢地,符號成了形體,背景形成空間,因為一再重畫、毀棄、再重新來過,在我心裡的東西好像開始浮現出來,我的畫開始動了起來,活了起來,我開始敢用一些以前害怕的顏色。」(參閱趙無極、梵思娃著、劉俐譯《趙無極自畫像》,藝術家出版社,台北,1992初版,頁104)

趙無極自幼習書法,有家學淵源,後在杭州藝專學習國畫、西畫,自然熟悉中國山水畫的精髓與意境,他追求西方藝術的神聖光輝,也折服於東方繪畫高妙深遠的層次,結合兩種文化的傳統,帶入現代性,創造出一種新的抽象視覺。中國畫家石濤有云:「墨海中立定精神,筆鋒下決出生活,尺幅上換去毛骨,混沌中放出光明。」此可說明藝術家一生歷經寫實、傳神以臻至妙悟境界,其創作抽象繪畫的過渡歷程。

本拍品《05.06.53─茶色與黑色的構圖》為趙無極自己起的題目,「構圖」的原文Composition一詞原為「作曲」之意,為康丁斯基以降的西方抽象畫常見的命名方式,顯見音樂性對於現代抽象繪畫有巨大的影響。在經過多年的具象繪畫階段,1953年的趙無極苦思擺脫形象的約束,大膽朝向抽象繪畫之路,因此完成了此幅以「完成日期」、「色彩」與「構圖」三種元素所組成的畫題。可見得,此幅畫是趙無極最早有意朝向抽象繪畫發展的作品之一。

作品《05.06.53─茶色與黑色的構圖》營造出一種西方古典的神秘色澤,朦朧、暈染的光影,令人聯想到有「光之畫家」美譽的英國畫家泰納 (John Mallord William Turner)。泰納的風景畫既抽象且真實,用水彩畫出油彩的效果與質感;而借用已故藝評家楚戈的話,趙無極則是「把油彩錘鍊成水墨一般中間性的調子,是西方畫家所難以企及的一項成就。其色彩的含蓄處深得東方水墨哲理之三昧,但色感的豐富又是真正的水墨所不能夢想的。」此作品或可說明趙無極的抽象藝術轉折及成就。1954年美國辛辛那提美術館為趙無極舉辦版畫展,特別將《05.06.53─茶色與黑色的構圖》也納為展品之一。趙無極在1950年代初期多創作精巧小畫,此幅生意盎然的油畫大作實為難得,其學術價值亦顯不凡。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