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乡

1983年

油彩 画布

91 x 116.5 cm

签名右下:REED

预估价
1,300,000 - 2,000,000
5,263,000 - 8,097,000
167,600 - 257,900
成交价
1,440,000
5,760,000
185,806

羅芙奧香港2015春季拍卖会

028

李德 (台湾, 1921 - 2010)

望乡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展览:
「空间与情意的缠斗─李德绘画展」,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展期自2011年7月9日至9月25日

图录:
《李德 REED LEED─真放在精微》,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2011,彩色图版,页45

赏析:
李德是台湾战后重要的前辈艺术家。1921年出生于江苏省一个诗、文、书、画、古器物与京剧缭绕的书香世家,孕育其丰沛的中国人文艺术涵养。1937年爆发中日战争,李德成为流亡学生到了四川,1945年自重庆大学毕业,1948年来到台湾。与同时期推动现代绘画运动的「五月画会」、「东方画会」不同的是,李德并非艺术科班出身,但爱好文学与艺术的生命,让他在1956年跟随前辈画家陈德旺(1910-1984)习画,长达八年(1956-1964)的学习历程中,陈德旺开启李德终其一生对空间的探索。

创作对李德而言,是『人』、『天』(自然)与『历史』,一场无止境的对话,从其中展现出淬炼学术、提撕生命的过程。在经历对物象实体的掌握,李德自1970年后进入抽象的过程,以奔放的笔触与厚重的颜料层层堆栈出丰富的肌理,并喜好以诗句题名。1983年以后,李德回归对「点」的探索,以及中国水墨画『皴法』的研究。在1989年李德创作晚期《空相》系列之前,李德以充满力道的笔触、点与线,描绘勾勒具有丰厚层次的心底风光与意象。

1989年某日,李德自潜意中浮现画室及其中模特儿的意象,以此创作二十二幅《空相》系列作品。他曾解释空相-是,存有实在的「空」间形「相」;是,变幻无常的人间「空相」;是,真「空」妙有的庄严法「相」。画风由厚重沈郁转为清明、开阔,『点』也更为精致,与色彩融合为一,达至感情与理性的平衡。(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 吴光庭,感情与理性的和谐,深耕寓至乐 李德,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2011年,页7)

空相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为肉眼所见的物象,存在于特定的时空之中。第二层则由物转向本我,由物象转为人生的观照。人可以将万物内化成其生命的一部分,创造出个人化、生命化的物象。第三层则由变幻无常的个人生命,提升到超脱个人,跨越时空的普遍真理。至此,艺术境界与宗教境界已不复区别。空相统摄三个层次,以最高境界的「真空妙有」为依归。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以上的文字辩证虽然层次分明,但是作为绘画表现,《空相》系列另有其形式发展的轨迹。

得自梦境的画稿揭示了最终的画面秩序,油画制作则成为画家在时间之流中逐步逼近、体现这最终秩序的实践与修练。《空相》系列即是在这两种起点、媒材的交互辩证过程中逐次展开。

李德先生无疑颇为熟悉自印象派以来西洋美术史的发展,在其谈话或日记中屡次提到得自塞尚(1839-1906)、杰克梅第(1901-1966)等大师的深切体悟。本文尝试由一位李德先生曾经提过的画家,英国油画与水彩画家泰纳(1775-1851)来思索李德先生画风的部分渊源,以及与《空相》系列的关联。

关于李德先生画作与泰纳晚期画风的类似之处,可举出:(1)由风景,特别是海景发展出趋近抽象性的表现、(2)如同发光体般的圆形构图、(3)文学性与富于诗意的画题、(4)色调上趋近于单色、(5)保留笔触,具有未完成效果的「油画速写」风格。这些相似点也可视为李德先生画风的特征,为追求「造境抒情」所采取的表现形式。…本文无意将这种画风上的类似性化约为泰纳对于李德的直接影响,而是旨在于藉由指出这种现象来说明以下观点:在李德先生的创作中,东西方艺术文化传统兼融并蓄,其来源可能较一般所认识的范围更为广泛而多样。(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助研究员 林圣智,《空相》的系谱,深耕寓至乐 李德,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2011年,页51、56、60、61)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