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

2005年

油彩 画布

150 x 120 cm


签名右下:张晓刚 2005

预估价
13,000,000 - 19,000,000
3,342,000 - 4,884,000
430,700 - 629,600
业务与状况谘询


羅芙奧2017春季拍卖会

071

张晓刚 (中国, 1958 年生)

儿子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来源:
私人收藏,欧洲

赏析:
1958年出生于昆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院的张晓刚,一直活跃在中国的艺术界。这位「卡夫卡式的艺术家」, 一直在试图寻找一种表达自己的抒情方式。从幼时的初学画画,到意外地考上了四川美院,到游学德国回国之后自己风格的确立,再到市场中屡屡冲破纪录的拍卖,经历过种种的张晓刚又回归自己心灵的原点,真诚而坦然的面对自己,他自问:「我为什么要干这一行?」对于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他从没有彷徨过的。张晓刚在对杨澜的访谈时说「我就觉得我真的喜欢艺术,我能把握的就是这一点。」

从德国回来之后,他形容自己厌倦再看美术馆、画廊画展。一边看一边思考的他深深的意识到,这些艺术史上的大师,是无法超越的,不是因为技巧,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存在了。「你再学也就是一个学生而已,而且你不在他的文化范围里,所以你什么都不是。我当时很高兴,觉得我能体会到这一点,一下觉得我有根了。当时那个心态很真实,老想去找,我到底是谁?我属于哪里?就想找这个东西。后来又回到昆明去看老照片,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结果看到了父母年轻时的照片,我突然发现在那种很私密的家庭照片里,你同样能够感受到社会对它的影响。」

张晓刚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文化大革命中的形象和经验,以及欧洲传统的超现实主义,通过采用当时传统的全家福照相,来探索这种中国式集体主义背后人们的身份观念。张晓刚的创作围绕的主题思想是「家庭」,并随之扩展到社会,作品描绘了想象中无穷尽的的祖先和前辈的谱系,每个人物都惊人地相似,只在细微处能看出区别。画作常常使用黑白色,表现照片风格,通过标准的大众化照相馆人物姿态和灰度色调处理,作品中的人物似乎是默默无闻的,却又是超越了时空的:一系列个人历史被严格限定在公式化框架中。作品中偶然出现的色斑,在画面中出人意料地营造出不寻常的界限,让人联想到胎记、老电影、社会歧视,或挥之不去的人物的自我炫耀感。张晓刚的风格包括了传统中国炭笔绘画的审美情趣,在动画的夸张和禁欲主义的扁平感之间摇摆。张晓刚的大家庭沉默而顺从,个人身份通过无法改变的身体特征加以传达:即硕大的头部,清澈如水的双眼和发型的微妙变化,这些成为表现亲密性格和压抑情感的线索。梦幻般的扭曲在张晓刚的作品中营造出复杂的心理空间,提高了幽闭恐惧调节的紧张程度,引起了暗示性的叙述内容。

此件拍品《儿子》创作于2005年,标准的老照片样式,标志性的张式「光斑」以照片的图式诉说了主人公的宿命。这样的照片几乎中国人人都有,每个人家中的抽屉里都会存放这种样式的证件照片,一吋的,两吋的。也如这个孩子年纪时,男孩的照片都是小平头,女孩的照片是齐眉的刘海、两根麻花辫儿、白衬衫、鲜艳的红领巾,都是那个时代,那个年纪的记忆。《儿子》的画像,可能是艺术家自己的投射,也可能是云云众生。1994年《血缘—大家庭》出现在「第二十二届圣保罗双年展」上,画家展示了他心目中的精神的血缘和历史的家庭。这个被诗人欧阳江河誉为美术史上第一次明确出现「中国人的脸,中国人的家庭,中国人的历史」的作品,给张晓刚本人以及中国当代艺术步入国际艺林获得了无数荣誉。在那以后,之后的若干展览中,张晓刚获得了普遍的认可。谈到《血缘系列》作品,张晓刚指出老照片「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并说:「我正想设法做出假照片的效果,进一步美化历史和生活」。他说:「表面来看,这些肖像的面孔平静如水,但平静背后却是巨大的情绪动荡。在冲突状态中,晦涩和暧昧的命运一代代传播开来。」

在张晓刚的作品中人物整齐划一的姿势以及模型化的表情被认为受过去时代的特征。但是艺术家并不仅仅满足于此,张晓刚希望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血缘关系,亲情的、社会的、文化的。从张晓刚「大家庭」的理念可以看出一种时代的集体特征,也是让这系列的画作能够名扬国际的原因,但是张晓刚曾经自嘲的说,他这个画大家庭的人,自己的家庭却是一塌糊涂。关于家庭和血缘,张晓刚有过一个经典的总结:「血缘牢不可破,家庭不堪一击」。跟前任妻子离婚后,他从四川搬到北京,因为太过思念孩子,成为创作「大家庭」之后的系列作品「失忆与记忆」的缘起。他对孩子的爱,就像现在的妻子佳佳所说的:「我觉得他女儿是他身体的一部份,他自己也说他女儿就是他身上的一根肋骨。我经常也跟他说,他女儿就是他自己,两人在一起不像两个人,像一个人。」

张晓刚并不承认自己是天才,关于自己的成功,他说:「我觉得一方面是靠我个人奋斗,但是我觉得很大的程度上是别人在帮我,别人为什么会帮我?我感觉到有的力量,每次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来帮我度过难关。所以我一直有这种感觉,好像什么事你完全靠自己是不行的,你要想到任何人的成功,实际上是环境里边的因素促成的,他不是个孤立的现象。我从来不相信自我成就之类的东西,就像我不相信天才一样。」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