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

2005年

油彩 畫布

150 x 120 cm


簽名右下:張曉剛 2005

預估價
13,000,000 - 19,000,000
3,342,000 - 4,884,000
430,700 - 629,600

羅芙奧2017春季拍賣會

071

張曉剛 (中國, 1958 年生)

兒子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來源:
私人收藏,歐洲

賞析:
1958年出生於昆明,1982年畢業於四川美院的張曉剛,一直活躍在中國的藝術界。這位「卡夫卡式的藝術家」, 一直在試圖尋找一種表達自己的抒情方式。從幼時的初學畫畫,到意外地考上了四川美院,到遊學德國回國之後自己風格的確立,再到市場中屢屢衝破紀錄的拍賣,經歷過種種的張曉剛又回歸自己心靈的原點,真誠而坦然的面對自己,他自問:「我為什麼要幹這一行?」對於問題的答案,應該是他從沒有彷徨過的。張曉剛在對楊瀾的訪談時說「我就覺得我真的喜歡藝術,我能把握的就是這一點。」

從德國回來之後,他形容自己厭倦再看美術館、畫廊畫展。一邊看一邊思考的他深深的意識到,這些藝術史上的大師,是無法超越的,不是因為技巧,而是因為他們已經存在了。「你再學也就是一個學生而已,而且你不在他的文化範圍裡,所以你什麼都不是。我當時很高興,覺得我能體會到這一點,一下覺得我有根了。當時那個心態很真實,老想去找,我到底是誰?我屬於哪裡?就想找這個東西。後來又回到昆明去看老照片,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結果看到了父母年輕時的照片,我突然發現在那種很私密的家庭照片裡,你同樣能夠感受到社會對它的影響。」

張曉剛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文化大革命中的形象和經驗,以及歐洲傳統的超現實主義,通過採用當時傳統的全家福照相,來探索這種中國式集體主義背後人們的身份觀念。張曉剛的創作圍繞的主題思想是「家庭」,並隨之擴展到社會,作品描繪了想像中無窮盡的的祖先和前輩的譜系,每個人物都驚人地相似,只在細微處能看出區別。畫作常常使用黑白色,表現照片風格,通過標準的大眾化照相館人物姿態和灰度色調處理,作品中的人物似乎是默默無聞的,卻又是超越了時空的:一系列個人歷史被嚴格限定在公式化框架中。作品中偶然出現的色斑,在畫面中出人意料地營造出不尋常的界限,讓人聯想到胎記、老電影、社會歧視,或揮之不去的人物的自我炫耀感。張曉剛的風格包括了傳統中國炭筆繪畫的審美情趣,在動畫的誇張和禁欲主義的扁平感之間搖擺。張曉剛的大家庭沉默而順從,個人身份通過無法改變的身體特徵加以傳達:即碩大的頭部,清澈如水的雙眼和髮型的微妙變化,這些成為表現親密性格和壓抑情感的線索。夢幻般的扭曲在張曉剛的作品中營造出複雜的心理空間,提高了幽閉恐懼調節的緊張程度,引起了暗示性的敘述內容。

此件拍品《兒子》創作於2005年,標準的老照片樣式,標誌性的張式「光斑」以照片的圖式訴說了主人公的宿命。這樣的照片幾乎中國人人都有,每個人家中的抽屜裡都會存放這種樣式的證件照片,一吋的,兩吋的。也如這個孩子年紀時,男孩的照片都是小平頭,女孩的照片是齊眉的劉海、兩根麻花辮兒、白襯衫、鮮豔的紅領巾,都是那個時代,那個年紀的記憶。《兒子》的畫像,可能是藝術家自己的投射,也可能是云云眾生。1994年《血緣—大家庭》出現在「第二十二屆聖保羅雙年展」上,畫家展示了他心目中的精神的血緣和歷史的家庭。這個被詩人歐陽江河譽為美術史上第一次明確出現「中國人的臉,中國人的家庭,中國人的歷史」的作品,給張曉剛本人以及中國當代藝術步入國際藝林獲得了無數榮譽。在那以後,之後的若干展覽中,張曉剛獲得了普遍的認可。談到《血緣系列》作品,張曉剛指出老照片「是一種特殊的視覺語言」,並說:「我正想設法做出假照片的效果,進一步美化歷史和生活」。他說:「表面來看,這些肖像的面孔平靜如水,但平靜背後卻是巨大的情緒動盪。在衝突狀態中,晦澀和曖昧的命運一代代傳播開來。」

在張曉剛的作品中人物整齊劃一的姿勢以及模型化的表情被認為受過去時代的特徵。但是藝術家並不僅僅滿足於此,張曉剛希望呈現的是各種各樣的血緣關係,親情的、社會的、文化的。從張曉剛「大家庭」的理念可以看出一種時代的集體特徵,也是讓這系列的畫作能夠名揚國際的原因,但是張曉剛曾經自嘲的說,他這個畫大家庭的人,自己的家庭卻是一塌糊塗。關於家庭和血緣,張曉剛有過一個經典的總結:「血緣牢不可破,家庭不堪一擊」。跟前任妻子離婚後,他從四川搬到北京,因為太過思念孩子,成為創作「大家庭」之後的系列作品「失憶與記憶」的緣起。他對孩子的愛,就像現在的妻子佳佳所說的:「我覺得他女兒是他身體的一部份,他自己也說他女兒就是他身上的一根肋骨。我經常也跟他說,他女兒就是他自己,兩人在一起不像兩個人,像一個人。」

張曉剛並不承認自己是天才,關於自己的成功,他說:「我覺得一方面是靠我個人奮鬥,但是我覺得很大的程度上是別人在幫我,別人為什麼會幫我?我感覺到有的力量,每次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總會有人來幫我度過難關。所以我一直有這種感覺,好像什麼事你完全靠自己是不行的,你要想到任何人的成功,實際上是環境裡邊的因素促成的,他不是個孤立的現象。我從來不相信自我成就之類的東西,就像我不相信天才一樣。」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