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
清康熙 御製鎏金銅交龍鈕八卦紋「倍無射」編鐘《康熙五十二年製》款

此鐘圓體,中空,腰部稍大,小口齊平。頂飾交龍鈕,龍背拱起成孔,用於穿繫。兩道弦紋把鐘分為三層,上層光素無紋飾;主體中層分為四個部份,每個部份內有三排鈕,鈕間高鑄八卦文,鐘腹兩側鑄夔龍拐子,上飾如意雲紋,正面鑄陽文「康熙五十二年製」銘款,背面一鑄陽文「倍無射」楷書律名,上飾八卦圖。鐘下部鑄八個圓形音乳,以供敲擊之用,此鐘鑄於康熙五十二年,即1713(癸已)年,鑄造精細、嚴謹,盡顯皇家氣派。

預估價
6,000,000 - 8,000,000
23,077,000 - 30,769,000
774,200 - 1,032,300
成交價
11,840,000
45,538,462
1,527,742

羅芙奧香港2013秋季拍賣會

815

清康熙 御製鎏金銅交龍鈕八卦紋「倍無射」編鐘《康熙五十二年製》款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賞析
清朝 康熙皇帝隆重師儒,以周禮為藍本,設計了一套用於天地、社稷、宗廟等祭祀大典以及大朝會、宴享、命將出師、臨殿策士等朝廷盛事,樂部率和聲署懸樂器於太和殿或郊壇、太廟、演奏「中和韶樂」,為國家大典禮樂之器。禮樂的演奏「以黃鐘為宮,鎛鐘擊以起樂,編鐘從之」。

一組編鐘十六枚,外型和大小相等,分兩層懸掛於木架之上,它的音色以黃鐘為準,由低至高依次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以及四個低音倍夷則、倍南呂、倍無射、倍應鐘。清代時按古制於壇廟祭祀和殿陛典禮兩類場合使奏用中和韶樂。而樂器的種類和配備非常講究,以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類材料(又名「八音」)製造,凡十六種,多達共六十多件。

”編鐘”屬金屬類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系,是中國宮廷藝術中重要的樂器,也是重要的禮器。中國的禮樂制度從原始社會萌芽到先秦,發展到西周最後確立,成為當時人們的行為規範準則。據萬依在《故宮博物院藏寶錄》(香港1985年出版)的「金鐘編」所述,除1978年湖北隨縣出土一套的戰國編鐘為64件之多外,往後朝代的宮廷編鐘多為16枚一套。到康熙時,雖仍保留著16枚一套的制度,但音律的編排上略有改動。由於清朝的編鐘是以鐘壁厚薄來調音,依《清會典圖》所記,發音最低的「倍夷則」重近清秤180兩,發音最高的「應鐘」則重達清秤380兩,差別逾二倍之多。

此件康熙五十二年鎏金銅編鐘,是目前已知流散海外,銘刻有來自北京 先農壇(Temple of Agriculture),用於天子祭祀禮儀陳設重器中,傳世唯一的孤品。品相優美,交龍鈕的鑄雕精到,龍頭五官和鱗片至為細緻,瞠眼張口的神態和龍爪緊張,格外傳神。鐘身的八卦紋和字款等亦俐落分明。器形上圓碩的鐘腹向上下微彎,與平直的鐘頂和下口成強烈對比,鑄紋圖案以縱橫線框供圍和分間「八卦」紋樣,再配以小而高佻突出的鼓釘和圓大扁平的音乳,構成一饒富幾何風格的圖飾。難得地,它的保存完好度亦極高,除少處磨耗外,鎏金整體金光輝映,加上器腹內鑄刻”先農壇用 掛簾下左二”明示此一鎏金編鐘難得的來源出處,和原存放於先農壇中成套編鐘架上自左手邊數來下排第二枚之清楚位置,令人想像到康熙時祭祀典禮,全套齊懸在金漆雕木編鐘架上時所顯的華貴及莊重得體。

另件傳為來自北京先農壇,但腹內並無鐫刻文字,康熙五十二年製「無射」鎏金銅編鐘,原為知名藏家Lord and Lady Hesketh 的舊藏,曾出現於香港蘇富比2007年10月拍賣〈鏤月開雲〉專場中以1376萬港幣成交。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