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
清乾隆 董誥《御製山莊荷花詩》冊

在傳統文化裡面,荷花是神聖淨潔的象徵。荷花出塵離染,清潔無瑕,人們常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己潔身自好的座右銘。乾隆帝每次駐蹕承德避暑山莊,都會寫荷花詩。“每歲駐蹕山莊必有詠荷。”這本《御製山莊荷花詩》的第一首荷花詩作於乾隆六年(1741)。最後一首作於嘉慶二年(1797)。前後五十七年,共寫了六十二首。

預估價
11,538,000 - 19,231,000
3,000,000 - 5,000,000
387,100 - 645,200
成交價
32,307,692
8,400,000
1,083,871

羅芙奧香港2013秋季拍賣會

817

清乾隆 董誥《御製山莊荷花詩》冊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賞析
乾隆皇帝一生極愛作詩。高宗御製詩全集總計42613首。而900卷《全唐詩》所錄唐代2529位元詩人的作品,一共才42863首。可見,乾隆詩作之多為有史以來首屈一指。有沒有一部乾隆帝親自挑選的御製詩集能涵蓋乾隆六十載為君生涯,而且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光還備受喜愛,珍藏於書房的的確有,只有一本!這部詩集不僅在清宮史料中有詳實的記載,而且是由當時最有名的大書法家抄寫,其實物原件經過兩百多年的有序流傳,如今就呈現在我們眼前。這就是:清董誥書乾隆皇帝《御製山莊荷花詩》。

在傳統文化裡面,荷花是神聖淨潔的象徵。荷花出塵離染,清潔無瑕,人們常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己潔身自好的座右銘。乾隆帝每次駐蹕承德避暑山莊,都會寫荷花詩。“每歲駐蹕山莊必有詠荷。”這本《御製山莊荷花詩》的第一首荷花詩作於乾隆六年(1741)。最後一首作於嘉慶二年(1797)。前後五十七年,共寫了六十二首。

對於乾隆帝,詠荷花並非對花鳥魚蟲的應景之作,而是詠志,是詠為君之道,是自勉。嘉慶元年(1796),乾隆帝當太上皇的第一年,他自感“心願符初”,在“大庭授璽”後“稱太上皇帝,幸為千古全人”,在“子皇帝”嘉慶順利接班之際,這一年,乾隆帝命當時擅長楷書的董誥把這些在避暑山莊詠荷花的詩謄寫成冊,謂之曰《御製山莊荷花》。這本詩冊,乾隆帝明示要“陳之硯左”,就是要放在他書房硯台左邊。可見其喜愛程度和重要性。另外,乾隆帝還表示“丙辰歸政後,可不必依例題句”,也就是說:嘉慶元年,帝位移交給嘉慶後,乾隆已經決定不再寫荷花詩了。可見乾隆帝的荷花詩不是應景之作。而是有重要的政治內涵,是與為君之道息息相關的。嘉慶二年,就在董誥幾乎完成這冊詩集的謄寫時,乾隆帝忍不住又“不可不”作詩“以志千載”。這首“以志千載”的詩就是荷花詩,也是本詩冊的最後一首詩。這部詩冊是清王朝近三百年歴史中極盛時期的寫照;也是盛世皇帝心路歷程的寫照。

承德避暑山莊是清朝皇帝的夏宮和皇帝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占地564萬平方米,環繞山莊婉蜒起伏的宮牆長達萬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相當於北京頤和園的兩倍,或八個北京北海公園。山莊位於河北承德北部,距離北京180公里;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興建後,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時間在此處理軍政要事,接見外國使節和邊疆少數民族政教首領。避暑山莊是康乾盛世在承德的演繹,“一座山莊,半部清史”,避暑山莊的興衰史,就是清王朝的興衰史,一個僅有幾萬人口的少數民族能統治整個中原大地,承德避暑山莊和大清政府的民族政策,國家策略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

董誥(1740-1818)清代書畫家。字雅倫,是著名書畫家及工部尚書董邦達長子,與其父有“大小董”之稱,浙江富陽人。父子二人皆為乾隆時期朝廷顯貴又是藝林名家。乾隆二十九年進士。以善書畫,受乾隆帝喜愛,歷任內閣學士,最終官至東閣大學士、太子太傅,在軍機處中先後四十年。董誥自幼秉承家學,繼承並發揚了其父的藝術造詣和才能。 董誥楷書是清代館閣體中的佼佼者,其墨色厚重,結構秀麗,筆勢蒼勁,大小字體整齊端莊,書風優雅,法度井然。乾隆帝將自己十分看重的這份詩冊交給董誥騰寫,說明董誥在乾隆眼中的地位。《楹聯叢話》卷十有這樣一則記載:“富陽董誥身為太平宰相三十年,兩次被畫像於紫光閣中,勳名之盛,一時罕有倫比,而身後情況,仍似寒門,唯有兩袖清風”。常言道書品即人品。從這部精心製作的《御製山莊荷花詩》裡面,我們可以感受到董誥同樣是以荷花為志,潔身自好,出塵離染之人。

這部《御製山莊荷花詩》完成後藏於避暑山莊乾隆書案之上,史料記載的具體位置在乾隆御書案的“硯左”。乾隆駕崩後,先皇舊物依例被送入皇宮內庫。據民國著名書法家和收藏家張伯英記述,這件御製詩冊於“甲子二月出內府,六月得之”。甲子就是1924年,即民國十三年。眾所周知,1924年,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駐北京的國民軍總司令部於11月4日上午10時派部隊將1200名紫禁城守城兵士繳械,調駐北苑,聽候改編。同日,國民軍接替了紫禁城的內城守衛,神武門換上了國民軍的崗哨。11月5日,奉馮玉祥之命,北京警衛司令鹿鍾麟和員警總監張壁僅率20名精明強幹的部屬前往紫禁城向溥儀宣佈了廢除帝號的大總統令,限溥儀交出玉璽,即日遷出紫禁城。而在這一日以前,溥儀一直不遺餘力的將他精挑細選的清宮珍寶通過溥傑偷運出宮。從時間上看,這件《御製山莊荷花詩》應該就是這個時段流出內府的。

張伯英(1871-1949),江蘇銅山人,清代光緒朝時舉人,書法家、金石鑒賞家,是著名畫家齊白石的老師。繼張伯英之後,這件作品流入德國藏家手中。

在宮廷作品的收藏裡面,有詳細歷史記載的很少,與皇帝本人息息相關的更是鳳毛麟角。乾隆帝的四萬多首詩中,由他本人晚年親選,製成後又置於案頭,直至臨終的應該只有這一部《御製山莊荷花詩》了。其歷史地位毋庸置疑,其價值不可估量。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