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憶與記憶

2001年

油彩 紙本

54.5 x 39 cm

簽名右下:張曉剛 2001 Zhang Xiaogang

預估價
1,000,000 - 1,700,000
3,800,000 - 6,460,000
131,600 - 223,700
成交價
1,800,000
6,666,667
231,362

羅芙奧香港2011春季拍賣會

048

張曉剛 (中國, 1958 年生)

失憶與記憶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展覽:


「張曉剛:失憶與記憶」,阿特塞帝畫廊,首爾,韓國,展期自2006年11月1日至20日

圖錄:


《張曉剛:失憶與記憶》,阿特塞帝畫廊,首爾,韓國,2006,圖版,頁37

賞析:

張曉剛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代表人物已經多年,提及中國當代藝術,就不能不想到他,想到他的「血緣大家庭」系列。這些作品不但成了藝術史上的標杆,更成為表達歲月的情懷,共同記憶的抒發。他的每一次轉型,每一次展覽,甚至身體的不殃,都會激起眾多的聲音:「廉頗老矣,尚能飯否?」2011年初,他以今日美術館的大型展覽回答了這些問題。


關於「大家庭」的重要性,已經被各路評論家和批評家以不同方式反覆證明著。評論家呂彭在編寫《20世紀中國藝術史》時,選擇了張曉剛「大家庭」系列作品作為封面,對於他來說,除了這個系列,似乎沒有更適合的選擇,以一個圖示代表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史。


批評家程美信更是認為:「中國當代美術沒有人像張曉剛那樣富有敏銳思性的藝術語言,他早期的『大家庭』系列繪畫充滿深刻的文化批判洞察力,切開了一個民族的精神病史,那種呆滯與愚忠的臉譜—從本質上刻畫出整個民族的集體命運以及幾千年封建的文化血緣。儘管這一時期的先鋒派藝術,在語言上受到了外來影響,但它們置於本土語境仍是極為生效的,給中國美術注入了一種鮮明的文化立場。


「歷史」與「記憶」一直是張曉剛最關注的創作主題。著名藝術評論家栗憲庭認為,張曉剛的繪畫關注人的歷史性問題,他用灰階雕像般的老照片將一個時代濃縮在畫布之上。2001年,44歲的張曉剛開始探索關於「失憶與記憶」的問題,他給一些藝術圈的朋友寫信,論述關於「失憶與記憶」的基本想法。第二年,他開始創作「失憶與記憶」系列作品,它們延續了「大家庭」、「血緣」的脈絡,探討新舊時代交替下人們面對過去與未來所產生的種種矛盾。在中國的藝術家中,張曉剛的敏感使他完全不同於其他人的藝術表現方式,他的性格與更著力於向內挖掘的氣質,決定了他的繪畫語言更具有深度性的藝術表現力,或者說是他的天性中缺少抵消痛苦的能力。


相較於「血緣」、「大家庭」系列在最初不太被認可的境遇,「失憶與記憶」系列從誕生之初即受到各方好評。2003年,它們分別被帶去參加了韓國首爾和法國巴黎的重要個展。同時,其中一幅作品還參加了在法國巴黎非洲博物館舉辦的「東方既白─中國繪畫一百年」展覽。


近年來,張曉剛開始嘗試用不同的材質創作,包括雕塑以及今年年初在今日美術館個展上所使用的新材料。對他來說,「用不同的媒材來做作品不是我的目的,只是一個手段,我要表達我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如果我覺得用另外一種材料來表達更合適我可能就會用這種材料,我不是一個搞語言學的人,不是一個在材料上太用心、太下工夫的人,我主要還是想講故事,講自己的人生故事,所以對我來講運用什麼材料,今天用了明天是不是接著用,我覺得都不是特別重要,主要還是怎麼樣把我想說的故事表達的更完整。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