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影

1958年

油彩 畫布

92 x 73 cm (36 1/4x28 3/4 in.)

簽名:LALAN,2 夏影 (畫背)

預估價
1,500,000 - 2,000,000
5,882,000 - 7,843,000
193,300 - 257,700
成交價
1,800,000
7,200,000
231,959

羅芙奧香港2014秋季拍賣會

031

謝景蘭 (華裔法籍, 1921 - 1995)

夏影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來源
Francois La Cloche Deheaulme de Vallombreuse
Galerie Mouffe 總監
法國私人收藏

展覽
Paperback 畫廊,愛丁堡,蘇格蘭

出版
《拉蘭:在巴黎廣為人知的中國抽象畫家》, Paperback 畫廊,愛丁堡,蘇格蘭, 1963 (圖版2)

賞析:
慧筆蘭心:謝景蘭的繪畫藝術

趙無極的繆斯

拉蘭作畫之初,選擇涉足抽象藝術,一方面是受到1954年已開始創作抽象畫的趙無極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她具有直率及富於表現情感的個性,對抽象藝術別具天賦。回顧往昔,拉蘭與趙無極互相扶持,共同成長,在彼此的生活中扮演著錯綜複雜的角色。例如,拉蘭就像其他傳統的印象派畫家,如塞尚和畢加索的夫人一樣,曾為趙無極的繪畫作模特兒,其中一幅早期的作品描繪拉蘭穿著結婚禮服。二十世紀下半葉當新抽象主義在巴黎藝術圈崛起之際,趙無極夫婦於1948年遠赴法國。新抽象主義的一些基本的概念與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相近,它們均強調潛意識、自發性、隨意創作,以及擺脫形式的規範和法則。拉蘭在法國經常陪伴丈夫參觀畫廊及博物館,與藝術家互相交流切磋,深受法國文化的熏陶,並對西方藝術有著更透徹的瞭解。這些珍貴的體驗對她在約十年後的藝術創作別具意義。據拉蘭憶述,她是「從昔日伴侶趙無極那裡,領略到現代繪畫造型的。」 每當趙無極進行創作,她都會細心觀賞,並給予意見及參與討論,作為夫妻之間的支持和鼓勵。而由此產生的繪畫因此可解作為趙無極和拉蘭攜手合作的藝術作品。

融合東方元素

1957年拉蘭往中國旅遊六個月,深受中國文化藝術的吸引,這時候的她已在巴黎藝術圈浸潤多年,累積了豐富的藝術體驗。同年她結束了與趙無極十六年的婚姻。在拉蘭的生命歷程中,1958年對她而言尤為關鍵,她的人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她決定嫁給法國人馬賽,展開新的生活,迎向光明美好的未來,與此同時她開始了抽象畫的創作,並繪畫了《夏影》。這幅作品是畫家經多年與首任丈夫參觀畫廊及博物館後感性之作,畫作別樹一幟,洋溢著激昂奔放的情感。在這幅畫的背面寫有一個2字,據推斷這可能代表她早期的第二幅抽象作品。對拉蘭而言,創作抽象畫不僅可抒發個人情感,而且可作為她的革新創作與傳統演繹的對話。她的作畫方式蘊含東方的色彩,在約十二平方英尺的工作室,畫家喜以中國傳統作畫的形式,把畫布橫鋪在地上創作,然後用西方的油畫技法繪畫。拉蘭的繪畫不打草稿,「落筆時摒棄自我意識,以靈巧的筆觸讓想像任意奔馳。」總的來說,畫家的早期作品明顯地是以中西文化交融為出發點。據康定斯基所述「藝術家的意圖是透過線條、色彩、空間及運動,而非參照可見自然的東西,來表達一種精神的反應或決斷。」

戰後巴黎的新抽象繪畫

《夏影》的背景深邃幽渺,在濃重渾厚的墨綠色調下, 剛勁奔放而富韻律感的筆觸仍清晰可辨。畫家細緻地把激昂的情感注入筆觸,在畫面上層層疊加,形成厚塗的效果。那沉寂、緊密的筆觸時而靜止停頓,時而回旋、滾動,然後徐徐地消逝於深邃的背景裡,與之相互交融,渾然一體。這種構圖方式不禁令人聯想起趙無極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繪畫,以及雅羅斯瓦夫‧塞爾潘、卡米爾‧布賴恩或馬克‧托比等畫家的作品。在逐漸幽暗的畫面上,閃爍著不同色調的蘋果綠,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星辰發射出變幻莫測與溫柔的光芒。這光芒恍若從畫布深邃處放射出來,不禁令人想起一些畫家十分尊敬的大師作品,如《抹大拉瑪利亞與冒煙的燭火》(圖二),現藏於盧浮宮博物館。此外,有趣的是這幅予人虛幻飄渺感覺的作品,卻被命名為《夏影》- 一個可感知的世界,令觀者不期然考量標題背後的訊息,在夏去秋來的陰霾下,初夏的樹葉茂密地生長,表現出大自然蓬勃的生機和活力,洋溢著輕快的節奏及清新的韻律。此外,畫家注重表現光與影的平衡,事實上,她對明暗均衡的探究,與道家思想的陰(暗)陽(明)和諧的理念如出一轍。換言而之,中國理論的東方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及表現在西方藝術上。這幅早期的作品不僅體現出畫家成功地運用色彩和線條營造清新、輕快的感覺,同時反映出她與生俱來對造型與創作內容的豐富表現力,以及別樹一格的創作精神。

舞者的優雅韻味與內在情感

拉蘭的音樂及舞蹈天賦,展現在她的早期抽象作品裡,並且成為她創作的基本重要元素,其作品蘊含著一個舞者的優雅韻味。才華橫溢的拉蘭,自小備受藝術熏陶,擅長繪畫、音樂及舞蹈。她曾在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接受女高音的訓練,後來就讀於上海音樂專科學校。1949年她隨卡琳.偉德納在美國活動中心習舞。不久她察覺自己並不適合古典音樂創作,反而對電子音樂產生濃厚興趣,她認為電子音樂可以磁帶記錄,利用編輯和混音技術作出改變,而且其可塑性較高,不受任何預設的結構限制,而更重要的是畫家對電子音樂情有獨鍾,認為它蘊含東方的特性。總的來說,拉蘭在繪畫的藝術表現,與她精通音樂與舞蹈是息息相關的,因抽象藝術強調率性的表現及自我內在情感的追求。她的音樂與舞蹈背景,使她能對身軀靈活控制,當筆桿隨著身體的伸縮在畫面上奏出悠揚的樂曲時,潛意識的情感不期然地燃點起蹁躚的舞姿,然後筆桿隨著舞蹈節奏產生不規律、游動的線條,營造出畫面下方閃爍的光芒。畫家以輕快與自然流暢的筆觸作畫,並相信「筆觸的運用是透過內在聲音和行動所驅動的。」多才多藝的拉蘭一直努力不懈地創作,她的藝術朝聖之旅是一個漫長的旅程,從首任丈夫趙無極的繆斯至自我探索開啟繪畫之路,《夏影》代表著畫家從蘭蘭轉變至拉蘭,邁向藝術創作的新里程。


「我的早期作品充滿抒情意味及濃烈的色彩,它們是一種姿態抽象,近似文字。」

拉蘭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