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教堂

2010年

火藥爆破 紙本

300 x 200 cm

簽名下方:Nice-Church Cai Guo-Qiang 2010

附藝術家親簽名之原作保證書 編號2010.2233

預估價
5,000,000 - 7,500,000
20,243,000 - 30,364,000
644,700 - 967,100
成交價
5,520,000
22,080,000
712,258

羅芙奧香港2015春季拍賣會

061

蔡國強 (中國, 1957 年生)

尼斯—教堂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賞析:
從不可預測的燦爛朝向永恆之美

「火藥畫試圖在創作的過程中混合、崩解和混淆可見與不可見的世界之間的距離,過去和現在對時間觀念的距離,還有人與自然和人為混亂之間的距離。」 ─ 孟璐 (Alexandra Munroe) ,古根漢美術館三星亞洲藝術資深策展人

《尼斯─教堂》係於紙面上以火藥創作,寧靜的構圖於簡單的背景中描繪出教堂及其周圍的幾何圖形架構。 教堂建築圓頂輪廓的構成元素,佔據了畫布的主要部分,清晰呈現於畫面前景。本拍品採用了蔡國強慣用的象徵主義手法,藉由火藥的紙上爆破,讓焦痕、餘燼與殘留火藥交相映襯,若隱若現地勾勒出周遭結構,展現典型的蔡式風格。 這種不受限制、非單一視角的表現方式,突現了蔡國強的創作意圖,即探索視覺表象與隱含歷程之間的連結。 本件作品的構圖傳達了超越時空的意念,而畫面左上方灰燼中透出的一抹淡黃,宛如某種光源,則又散發出純潔豐沛的能量,令人思及照耀教堂的肅穆燈光。 瀰漫消融於天際的隨意線條更讓畫作充滿了懷舊思古之幽情。

作品上的題獻文字,與畫作名稱和簽名並列,標誌出特定的時空。 蔡國強特意在畫作上題字,增強了作品的敘事性,既顯現中國文人水墨畫的傳統,也呼應其藝術生涯的世界旅人角色。「我對看不見的力量和事物很有興趣。」蔡國強觀察周遭不停變換的風景,然後將其體現在作品中。 蔡國強曾於 2010 年走訪地中海,參觀了尼斯當地的當代美術館 (MAMAC);具體而言,本拍品的靈感可能源自這趟旅程。畫作演繹出大教堂的寧靜與神秘,深淺不一的火藥痕跡生動而清楚的描繪了教堂的輪廓,充滿了超越時間的壯麗光輝。 約翰・凱吉、陳箴等藝術家,以及演練薔薇十字會儀式的伊夫・克萊因等人,都曾使用煙、火和燃燒過的材質作為藝術表達的形式,將物質活化和並轉換為新的型態。但蔡國強爆破藝術格外獨特,既是毀滅也是創造,讓爆破的能量也成為藝術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作品中殘留模糊的火藥輝進圖案,挑戰了爆破力量的毀滅性,從中衍生出爆破藝術的創造性觀點。 藝術即爆炸,爆炸也成為藝術。

回顧蔡國強的作品,他所質問的,乃是人類本質傾向暴力的一面,既是對於廣島長崎原爆、看似無盡的恐怖主義的回應,也是對於世界未臻永久和平的反思。 由此看來,這件作品代表了對於戰爭與和平二分法的輕快思索,這是蔡國強作品中亟欲處理、不可或缺的議題。 一般而言,教堂令人聯想到和平,這和蔡國強對於戰爭中敵我截然二分的憂心,形成了有趣的並置與對照。 而以火藥作為創作媒介,亦可視為為某種禦敵利器的使用。 對蔡國強來說,火藥可被視為戰爭和暴力的象徵,但也是他熟悉的創作素材。1984 年起,他就嘗試在油畫上爆破火藥,藉著爆破的隨機結果,將其轉化為新的創作。 經由想像力的運作,火藥成為藝術創作的一環。 更精確的形容則是本來用於大規模毀壞用途的火藥,被轉化為藝術創作的要素。

選擇這樣的主題並非偶然。蔡國強生於福建省泉州市, 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1292 年,馬可波羅便是由此航向威尼斯。 泉州和世界各地的貿易往來相當密切,因此民風自由開放。 當地的人口組成既多元又薈萃,就連遠渡重洋的阿拉伯人後裔亦曾任職於泉州官府。 更直接的關聯是,泉州青翠茂密的山巒間,滿布不同宗教的寺院。 這些宗教的聖殿曾是蔡國強昔日的遊戲場,童年的他常在那裡追思過往、遙想未來。磚牆瓦屋的低矮民居之間,抬頭可見雙子寶塔和清真寺拱門,荒煙蔓草間掩映銘刻阿拉伯文的石柱,讓他相信在現實之外,另有神秘世界存在。 宗教和文化多元的泉州,伊斯蘭教、景教、摩尼教和本地的佛教、道教、儒教並行不悖,是蔡國強成長的思想背景。 因此,蔡國強的概念藝術同時融合宗教要素,其來有自,其中更蘊含了傳統的經典價值與哲思。 教堂的形體表面上看來祥和寧靜,令觀者不禁開始思索過去與未來, 更對稍縱即逝的當下有所體認。

《尼斯─教堂》富含歷史和文化意涵,對蔡國強來說,黑色是水墨畫的墨色。 本拍品的黑白色調展現深淺不一的光影虛實,宛如中國山水畫,大自然的豐富蘊含其中,其中黑色深淺的變化是如此生動多彩,觀者僅需略施想像力就能體驗其中變化萬千的色澤與形狀。 實際創作時,蔡國強會將富含纖維的紙張平鋪於地,安排爆破裝置的火力、不同強度的火藥和紙板模型,在紙張表面創造出畫面的輪廓。 然後他會將所有裝置以石頭固定,才開始進行爆破,引爆火藥,讓原先的物質燃燒後變成焦黑的灰燼,連串的爆炸依據原先規劃依次進行。 這樣產生的作品是濃淡不一的黑白色調,向傳統的水墨畫致敬。 再者,他選擇使用火藥,隱喻對於宇宙間強大力量的駕馭。 蔡國強將這股強大力量注入作品中,和創作材料直接對話,接受機運的安排,接受爆破隨興發揮的能量,同時捕捉了時間、過程和轉化的結果。

《尼斯─教堂》漸層延伸的黑色線條就像墨水在紙面上擴散暈染。 預先排好的火藥製造出線條和轉折,神似傳統水墨畫的即興筆觸和潑灑。 蔡國強在畫作中融入象徵元素,應用拓樸學和中國傳統山水畫,成功拓展了作品的視野。 蔡國強的藝術旅程之所以如此展開,或可歸因於其持續不懈在火柴盒上繪製風景畫的父親。其中某些火柴盒的圖樣自成一幅風景,此外也有好幾個火柴盒拼湊成整幅畫的情況。 蔡國強的父親告訴他,火柴盒上畫的是他的家鄉。 後來蔡國強拜訪了父親的故鄉,才發現父親的畫並非故鄉景致的忠實複製。 事實上,那還包含了個人的想像,或者更具體地說,實為愛國主義和思鄉情懷的體現。 透過中國藝術眼光的詩意詮釋,他把浩瀚的世界濃縮在火柴盒的方寸之間, 其中蘊藏了他豐富的情思和內在世界遼闊的觀想。 同樣的,《尼斯─教堂》既捕捉了珍貴的瞬間,也是蔡國強的回憶片段,不僅詩意浪漫,至深處更埋藏著凌雲壯志。

蔡國強為了創作而數度落腳世界各國,強化了自己身為世界公民的自覺。 1981 年他到上海研習舞台設計,接觸到劇場實務,啟發了他對嶄新藝術思維的想像。 這段期間蔡國強瞭解到,藝術作品並非只是回應人性的單純影像呈現,也可以透過各種不同創作途徑來表達。 蔡國強後來旅居日本,接觸並體驗了當時後物派藝術的文化氛圍。 蔡國強獨特的生命軌跡和其變動不居的創作精神正相呼應。 他成長於中國的動亂時期,1980 年代中期移居日本,1990 年代中期前往紐約,並在當地創作許多火藥畫的爆破計畫草圖,傳達其創作意念。 這種種的體驗與歷練,使得蔡國強對於移民、全球化和跨文化政治等議題都有深入的體認。 蔡國強的作品中經常呈現歷史、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背景和關注,豐富了作品的內涵。 觀賞者不只欣賞作品,更必須思索其中豐富的人文意涵。本拍品的表達、情感與知性均臻至成熟階段。 它是蔡國強精熟駕馭火藥爆破畫技巧的里程碑,在技術和視覺效果上均屬大師之作。 蔡國強的獨特藝術手法在本拍品中有精熟的展現,自其藝術生涯開展以來,在不同時空中也已多次有力的演繹。 《尼斯─教堂》充滿駁雜的、超越歷史的、稍縱即逝的特色,超越了文化的藩籬,在這個疆界消解的時代裡,堪稱終極創作力量的根源。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