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劉延濤
江邨小景

劉太希
書法

1970 (畫)
水墨紙本
49 x 18.5 公分

預估價
4,000 - 4,000
16,000 - 16,000
500 - 500
成交價
26,400
105,600
3,406

羅芙奧香港2015春季拍賣會

008

劉延濤
江邨小景

劉太希
書法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畫:明量我兄雅屬。五十九年(1970年)夏劉延濤揮汗寫於台北。鈐印:劉延濤

書:卻從純白露天真,暮鼓晨鐘煙雨親。世諦纏綿妨慧業,劫波流轉感微塵。八千龍象隨高步,萬里香花演淨因。苦海一航經一卷,此身元是十方人。明量吾兄正。太希。鈐印:劉太希印

鑑藏印:老爹扇緣

劉延濤(1908—1998),河南鞏縣人,號慕黃,就讀北京大學,得胡佩衡親授畫法畫理,畢業後並推薦入北平故宮博物館工作,編《故宮書畫集》。1947年擔任監察院監察委員,曾協助于右任十次編修《標準草書》,並著有《草書通論》。山水畫極少賦色,筆墨酣暢靈動,意境高卓,自成家數,被藝評家姚夢谷譽為現代「真正的水墨畫家」。

劉太希(1908—1998),江西信豐人,號錯翁、無象居士、千夢堂主人。生於書香門第,畢業於北京大學。渡台後任教於師範、政治、輔仁、文化、東吳、淡江等大學。主講詩經、春秋三傳、先秦諸子、楚辭等科。生性淡泊,不慕名利,一生讀書,著作等身,譽為「游龍才子」。其書法行草,運筆多以中鋒,行雲流水,出塵不俗,在其書題款識中常散發出濃郁的書香氣息。無論作畫作詩,任其天籟,順乎自然,書卷氣濃,誠屬典型文人之作。

說明:上款人「明量」,舒明量(1918—約1994),浙江定海人。來台後在台北市漢口街經營學古齋文物書畫印刷社,與許多寓台書畫家來往甚密。據吳平憶述,他和江兆申、劉延濤、李大木等人,從1970至1990年代,每一禮拜在學古齋雅集,此處可說是當時書畫家的重要聚會所。

扇骨:近代刻扇骨名家張家秀於乙丑(1925年)重九節刻留青陽文隸書。張家秀,北京人,金陵竹刻代表人物之一。1930年代,南京從事竹刻的藝人尚有五六十人,以張家秀技藝最為精湛,1940年代起被聘請到北京琉璃廠專事扇骨雕刻。擅書法及人物。書法多留青陽文,體例多樣,字體清秀俊美,有大家風度,在京津知名度高,此扇骨可為明證。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