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刊专栏
战后抽象艺术 V.S. 具体派的风起云涌
陈惠黛 / 羅芙奧季刊第25期 2018夏 / 2018-05-16

艺术市场是一个五花八门的竞技舞台,永远不缺主角明星,除了艺术家之外,他们所创作的艺术品亦是镁光灯的焦点,众人追捧的目标。因着年代更迭,品味或许有所变化,不同时期或流派的艺术家,时不时占据新闻版面,其中有些是恒久不变的经典,或是随着祖国经济荣枯脱颖而出的新血名单,风水轮流、推陈出新屡见不鲜。各家各派,不论前卫或古典,抽象或写实,普普艺术或街头艺术,天价宝座各个有机会。有时借由私人洽购、有的通过拍卖会,看看达文西(Da Vinci)、毕卡索(Picasso)、莫迪里亚尼(Modigliani)、高更(Gauguin)、巴斯奇亚(Basquiat)、帕洛克(Pollock)、德库宁(De Kooning)或是罗斯科(Rothko),都是近一两年艺术市场风风火火的热搜名单。
战后抽象艺术领军当代市场
提及现今艺博会或拍卖行目前竞相推荐的流派或团体,“战后抽象艺术家”绝对是领军市场的天价标的之一。包括美国的纽约画派大师塞・汤伯利(Cy Twombly)、欧洲的抒情抽象艺术大师,竞相刷新各自的拍卖或私人洽购的纪录。华裔大师赵无极的抽象画作在2017年春、秋两季连续两度创个人拍卖新高纪录;威廉・德库宁(William de Kooning)的《无题》抽象画在2018年香港巴塞尔以3500万美元售出,创下香港艺博会的成交新指标,而他在拍场的最高纪录则是3亿美元。
“艺术是历史的镜子”,它反映出艺术家面对时代变迁的思考,成为某种时代的缩影。二十世纪初的野兽派和立体派,启发了艺术家们重视形与色的构成,康丁斯基(Kandinsky)发现了其中奥妙,在1910年完成第一幅抽象水彩画。而后随着工业、科技与现代建筑等快速发展因素,脱离对自然模仿的旧有观念,改以概约的、简化的、速度感的抽象艺术因运而生。工业革命后的国家主义扩张引发战争,而连续的世界战争无情摧毁了欧洲优美的文化传统,因为政治与经济的因素,在第二次大战之后,艺术发展的重心从欧洲移转至美国。

美国宣称是民族的熔炉,二战之后此地的艺术发展摆脱传统束缚,因而各种形式得以在此百花齐放。其中又以“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普普艺术”(Pop Art)在美国美术史上最具规模与影响力,他们的影响力至今仍旧持续着。抽象表现主义一词从1946年开始,活跃纽约艺坛达二十年,它来自抽象艺术与表现主义的两种影响,美国发展出的前卫艺术抽象表现主义,也受到欧洲的超现实主义、东方的文字、书法等启发,益发蓬勃茁壮,同时期促发各地区前卫艺术运动,包括欧洲的抒情抽象艺术,在亚洲台湾的东方、五月画会,日本的具体美术协会、韩国的单色画等。
过去几年,国际间关注抽象表现主义所领军的战后当代艺术板块的规模与影响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代中期在日本崛起的“具体美术协会”的一群艺术家,重新获得学术与市场两方的肯定与赞扬。而这股“具体派”效应不仅只于区域性的,更是跨国际的。这波热潮从2013年巴黎的春季拍卖会开始点燃,法国画商斯塔德勒(Rodolphe Stadler)名下一批包含欧洲名家与具体派画家作品的收藏专拍,然后持续延烧至亚洲,至今已有五年的时间,拍卖迭创纪录。“具体派”成员之一的抽象画家白发一雄当年就以1961年作品《激动的红》(Gekidou Suru Aka)以超最高估价近三倍的390万欧元(约532万美元或1.6亿台币)成交,刷新其个人拍卖纪录。

风潮往往不是偶然造成,拥有学术的铺垫与推波助澜,使得曾在二十世纪后中期后的艺术团体,睽违数十年后,重新受到美术评论家与策展人的青睐。一连串的重要展览,如2008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具体派作品现身其中。而2012年日本东京日本国立新美术馆(National Art Center, Tokyo)推出“具体—日本前卫18年的轨迹”(GUTAI: The Spirit of the Era)专题展览,还有2013年纽约古根汉美术馆最关键性的策展“具体:灿烂的游乐园”(Gutai: Splendid Playground),2014日本长野轻井泽新美术馆(Karuizawa New Art Museum)“具体人在轻井泽”(Gutaijin)系列展览,以及菲律宾马尼拉阿雅拉博物馆(Ayala Museum)的“具体派的品味:卡马乔夫妇收藏展”(A Taste of Gutai: Lito and Kim Camacho Collection)展出80件具体派的雕塑与绘画作品。在策展人、双年展与博 物馆机构的背书下,曾经蒙尘的前卫艺术画派重现光芒。
“具体派,就像是我们看到火星生物一样。”
日本经济历经失落二十多年后,又历经了地震海啸与核灾等惨烈的打击,国家自信心也遭受挫折,如今他们的当代艺术名家在海外受到肯定,这股新兴的日本当代艺术市场交易,或许稍加疗愈了大和民族,让艺术市场更伟大起来。找回“具体派”的价值,我们见识到日本艺术圈再度与国际密切接轨,在各地的拍卖市场上发现有更多日本艺术家作品上拍,还有愈来愈多的日籍画商穿梭其间。
日本人天性严谨有守,尊重职人精神,二次大战战败,百废待举,美术界有志之士不愿与旧有体制结合,也不愿盲目追随欧美,希望建立具有自主性的艺术风格。回顾“具体派”运动的崛起,回溯到1950年代的日本大坂芦屋市,关键人物是吉原治良(1905-1972)。他曾受到巴黎画派藤田嗣治的启发,认识独创的原则,1930年代吉原即是大有可为的艺术家,早期专研超现实主义绘画以及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有成。后来创立“具体美术协会”,在其领导与挑选下,和16名年轻学生,一起创新办展。吉原治良要成员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前所未有的创新”。

“具体”一词是出自成员嶋本昭三的命名。“具体”一词,“具”解作工具;“体”解作身体,意指“用工具和身体呈现”。成员抛弃了传统艺术家的工具,尤其是“画笔”的使用,用各种大胆无畏的自我表达,特别是肉身参与。艺评人针生一郎曾为1955年的具体派展览,解读“如同看到火星生物一样”表达其惊异之情与前所未见。每个成员有独特具实验性格的艺术表现形式:嶋本昭三的以玻璃瓶装满颜料掷向画布,创作“掷瓶绘画”;元永定正以塑胶管填装颜料,以滴落、涂抹及泼油漆技术进行创作;吉原通雄将自行车的轮胎印留在画布上;鹫见康夫使用振动设备,颜料透过算盘滚动和纸伞等旋转创作;田中敦子将无数闪烁的灯泡穿戴身上的“电气服装”;村上三郎以身体穿破层层直立的纸立门,形成作品;还有最知名的白发一雄以手执绳、以足作画。
一系列破天荒的媒材形式,充满创意与活力,他们的艺术囊括了行为艺术、偶发艺术、装置艺术、科技艺术、声音艺术、互动艺术、大地艺术、光线艺术、观念艺术等等。尽管1958年,日本具体派登陆美国,于纽约马萨・杰克逊画廊(Martha Jackson Gallery)举行首次海外展览,却遭受纽约时报评论家无情重炮抨击,并以“抽象表现主义的分支”简单概括称之,未能看出其前卫创新的精神。

前卫艺术大师的东西交流

米歇尔.塔皮耶1957年造访日本,因不满于抽象艺术中的几何式构图,与反抽象绘画的日本具体派诉求不谋而合,双方一拍即合。塔皮耶将具体派介绍到西方,也成为欧洲艺术界认识具体派的重要管道。虽然具体派反对抽象艺术,然而前卫艺术的导师吉田治良却对欧美同侪艺术家给予高度的敬意,他对抽象表现主义大师中乔治・马修和杰克森・帕洛克的艺术推崇备至,赞叹他们的作品“摆脱了传统的规范”,并且启发了具体派成员的创作。马修和帕洛克各自代表着欧洲和美洲的抽象表现主义运动,都是具有高成就的核心人物。具体派致力于探索新媒材、全新的绘画表现形式,和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的探索同具有时代意义。
而1957年塔皮耶的日本之行,乃是因为受到不定形艺术的日裔画家今井俊满(Imai Toshimitsu)的邀请,同行的还有乔治・马修和山姆・法兰西斯(Sam Francis)。身穿日本和服的乔治・马修在大坂的梅田百货公司屋顶现场挥毫创作。而马修的艺术,也曾经启发了1957年艾伦・卡普罗(Allan Kaprow)的“偶发艺术”(Art Happenings)和伊夫・克莱因的“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系列。
此行拜访在日本掀起风潮,促成欧洲不定形艺术与日本具体派一次深具意义的交流,也使得具体派大步迈向国际。具体派其实也影响后来的艺术风潮,包括韩国“物派”创作,以及“激浪派”(Fluxus)实验性质浓厚的艺术家,如约翰・凯奇(John Cage)、约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小野洋子(Yoko Ono)等。当时,白发一雄以足作画的创作比知名的伊夫・克莱因早几年出现,由于克莱因当时也在日本创作,推测有可能受到白发一雄的影响,足见具体艺术在亚洲当代美术史上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过去涨幅高?未来增值空间如何

日本艺术市场的复甦,加上日币持续的贬值,大大提高了国际收藏家对日本具体派艺术家的兴趣。根据Artnet的报导,比利时画商鲍尔斯・维伍德(Boris Vervoordt)是具体美术协会作品的重要画商之一。他是阿塞尔・维伍德画廊(Axel Vervoordt)的负责人,他大约从2005年开始收藏具体美术派的作品,大力推广白发一雄的作品有成。然而白发一雄的价格愈来愈难入手,门槛愈来愈高。画商与收藏家转而寻找战后的日本抽象艺术家,尤其是以具体派成员中的其他重要成员作品。尤其是经典现当代大师的作品征集困难,寻觅市场的遗珠之憾,重新评估战后当代艺术市场,尤其是与抽象表现主义同时期的艺术团体,如具体派的艺术价值空间仍大。
多家经营现当代艺术的国际知名画廊,持续投入具体派的推广,相关的艺术家已是国际拍卖会的常客,五年过去,市场趋于理性,但核心成员中仍有被低估的艺术家,补涨行情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