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风景

1960年

油彩 画布

65 x 80 cm

签名右下:继春 1960

预估价
22,000,000 - 30,000,000
5,789,000 - 7,895,000
733,300 - 1,000,000
成交价
26,400,000
7,154,472
920,823

羅芙奧台北2011春季拍卖会

155

廖继春 (台湾, 1902 - 1976)

淡江风景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展览:


「台湾省第十五届全省美术展览会」,台湾省立博物馆,台北,展期自1960年12月17日至12月25日;台南社会教育馆,台南,展期自1961年1月11日至1月15日;台中市立图书馆,台中,展期自1961年1月21日至1月25日

图录:


《台湾省第十五届全省美术展览会画刊》,台湾省第十五届全省美术展览会筹备委员会,台北,1960,黑白图版,页49

赏析:

廖继春是观念先进且勤于耕耘创新的台湾第一代油画家,曾被誉为色彩的魔术师。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图画师范科,汲取来自欧洲印象派与后印象画派等现代绘画观念。从《有香蕉树的院子》、《有椰子树的风景》两幅作品先后入选1928、1931年日本帝国美术院展览会(简称帝展)以来,廖继春即以不断创新的风景画形式表现台湾自然人文景观,或欧洲名景也在画笔下绽放光彩,其艺术成就在台湾美术界备受推崇。


留学返台之后投入美术教育,廖继春自己以身作则走在时代前端,每年参加各式的美术展览会,继续创新琢磨画艺,力求成为学生的楷模。1950年代时,美国艺坛因欧洲战争迁入大量避难的各国艺术家,而出现了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风潮,抽象的绘画风格蔚为主流。人在台湾的廖继春,在资讯传递不易的旧年代里,尚能从三子述宗及学生从海外寄来的画集书刊,掌握到欧美的最新艺术趋势。这段时期他对于抽象艺术极为向往,并且默默研究、试验,在1957年前后开始发表独到的抽象绘画,此项成果在当时可说是非常前卫,廖继春甚至鼓励学生创办「五月画会」,交换创作的心得,为台湾抽象艺术的奠基作出不凡的贡献。


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乃是廖继春创作转型的关键时期,不仅为过去三十多年的绘画作一总结,也开启了一个新的艺术阶段,创作于1960年的《淡江风景》即是此时的重要作品。他身为「台湾省美术展览会」(简称省展)的审查委员(1946-1972年任审查委员,1973-1975为评议委员),每年必然送出最满意之作参加展出。1960年的第十五届全省美展中,《淡江风景》是廖继春唯一的参展画作,该作品图片还刊印在当年的展览画册内。


研究廖继春艺术多年的台湾艺评家王素峰女士,曾如此评论过《淡江风景》:「...其实,廖继春作画速度,一向是思想久动手快,而这类表现早在出国以前,参加第十四、十五届省展中的《窗外风景》、《淡江风景》即见雏形...」(《中国巨匠美术周刊—廖继春》,锦绣出版社,台北,1995年2月4日出版,页18)「...而1956-1960年参加第十四、十五届省展的作品,《窗外风景》及《淡江风景》,则已捐弃具象之描写,代之以大部分的色面组织,但仍间有线条强调重点,比较像是乐章大小间奏的抒情表现。...」(同上注,页14)


《淡江风景》描写台北北部淡水镇的自然人文美景,类似的取景角度也曾出现于陈澄波等艺术家的画作中。从山间鸟瞰淡水河景,遥望对岸八里的观音山,前景淡水小镇高高低低、闽式红瓦、日式官舍、洋楼相间的丰富人文特色。艺术家少见地以繁复抽象语汇的方式描绘淡水及观音山景,大量的粉白色色块铺陈,红、黄、青、黑等对比颜色,极富韵律地穿插其中。廖继春将此技法也运用在1962年、1965年两幅知名的《西班牙古城》作品,以白色支配著画面里的构图与律动感。


因灵思泉涌之故,《淡江风景》表现简洁俐落的视觉形式,而其丰富的色感却宛如斑斓的山水织锦图绘,带有装饰性的风格。艺术家此时放弃形象的追求,将描绘的景物简化为主观性的线条或色块,传达抽象的概念。而朴实奔放的色彩仍可见其画家向来擅长之野兽派风格,明亮和谐的色调则传达其率真个性及乐观向上的人格特质。


FOLLOW US. 关注我们